议会听证会:激辩谁该承担拖延调查责任
按照欧盟规定,成员国有责任在第一时间向欧盟报告食品安全事件,并及时向公众披露有关食品安全的信息,以便将危害降到最低。欧盟委员会另一位发言人米娜·安德烈耶娃8日表示,比利时早在6月初就发现有毒鸡蛋,可是直到7月20日才向欧盟委员会报告有关事宜,并称鸡蛋中所含有毒成分浓度不高,对公众健康不构成威胁。
此言一出,马上把欧洲舆论的怒火从荷兰转移到了比利时身上。此前,欧洲舆论普遍指责荷兰政府玩忽职守,监管缺位,致使“毒鸡蛋”大量生产并扩散到欧洲多国。现在欧洲媒体和公众把“枪口”对准了比利时,指责比利时“知情不报”,导致“毒鸡蛋”事件不断升级。德国农业部长施密特8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如此放任这么多有问题的鸡蛋出现在百姓的餐桌上,“这就是犯罪!”
面对来自欧盟及诸多成员国的巨大压力,比利时农业大臣迪卡姆日前表示,他已责成比利时食品安全局就“毒鸡蛋”事件提供详细报告,并对为何没及时通报做出解释。谁知在9日举行的听证会上,“剧情”又出现逆转,迪卡姆在比利时联邦众议院发言时表示,主要责任其实不在比利时,而在荷兰,是荷兰拖延了事件的调查进度。他还透露,荷兰早在去年11月底就发现了鸡蛋受污染的情况,但一直保持沉默。而荷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9日否认比利时的指控,指出荷兰相关机构去年并不知晓该国的鸡蛋受到污染,但对“拖延调查进度”一说未予置评。
有分析认为,根据已经公布的信息,比利时和荷兰为了经济利益都存在“知情不报、拖延调查”的嫌疑,可是在已经发生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面前,这两个国家不是加强合作应对危机,而是相互扯皮、推卸责任,不仅让民众寒心,而且还会为未来发生更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埋下隐患。
检测结果:一日之隔误差1000%
欧盟自诩“拥有世界上最严格食品安全制度”,事实上却不断出现食品安全问题。1999年,比利时曾发生过严重的食品污染事件。在部分鸡肉和鸡蛋中测出含有高浓度二(口恶)英,受到污染的食品还包括牛肉、猪肉、牛奶等产品,在欧洲引发食品恐慌。比利时有关部门发现问题之后数月没有向公众及欧盟通报有关信息。早在2012年,德国多地也曾曝出“毒鸡蛋”丑闻,查出鸡蛋受到多氯联苯污染,大量鸡蛋被下架。
从这次“毒鸡蛋”事件来看,尽管将拖延上报责任推给荷兰,但比利时食品安全局公布的氟虫腈检测结果也受到外界颇多质疑。比利时食品安全局7日曾发表公报称,问题鸡蛋中氟虫腈含量仅为0.076毫克/千克,远低于欧盟提出的0.72毫克/千克限额;而第二天,该机构公布的该批鸡蛋复检结果显示,氟虫腈含量达到0.92毫克/千克。
专业人士认为,对于同一样品的不同次检查,10%左右的误差是可以的,但1000%的误差着实令人匪夷所思。比利时鲁汶大学病毒学教授艾尔弗雷德·贝尔纳表示:“该事件说明整个检测体系存在问题。既然检测结果可能存在如此巨大的误差,那么相关安全边界就荡然无存,这势必增加人们的疑虑与恐慌。”
另外,尽管安德烈耶娃多次强调,欧盟委员会的职责是确保信息在成员国之间得到共享,并协调各成员国采取措施,密切跟进事态进展。本次“毒鸡蛋”事件表明,欧盟的统筹协调机制存在漏洞。分析认为,欧盟应该下大力气堵住长期存在的食品安全漏洞,而不是自我感觉良好地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安全指手画脚。
(本报布鲁塞尔8月10日电)
《 人民日报 》( 2017年08月11日 2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