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一三产业 实现三方受益
彭山区认为,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首先是要先行先试,为农业供给侧改革提供鲜活生动且充分有效的“制度供给”。
作为全国第二轮34个深化农村改革试验区之一。近年来,彭山区针对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农民怕业主“跑路”,业主怕农民“难缠”,政府怕无限“兜底”等现实难题,探索创新出了“三级土地预推——平台公开交易——资质审查前置——风险应急处理”土地流转四步机制,全力畅通流转渠道,全程化解流转风险,实现了“农民流转有收益,业主投资得效益,政府服务更公益”的三方受益格局。
随着土地流转的不断推进,专合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规模化公司,一大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有效促进了彭山农业的组织化、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提升,更极大地夯实了全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位于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彭山区域的凤鸣花谷,百花盛开,一片欣欣向荣,不时有游人拍照留念。然而在两年前,承包这片土地的业主由于经营不善,无法支付农民土地租金而跑路,大量土地面临荒芜,在紧要关头,彭山迅速启动土地流转风险处置机制:由国有正兴农业公司首先垫付农民租金,同时托管前承包业主的4100余亩土地,按自主经营与再次分割招商同步进行的方式对土地进行处置。老百姓的土地租金和务工费一分钱也没有损失。
凤鸣花谷项目总经理范世明回顾土地流转时说:“我们是直接与土地流转公司签协议。公司与上一个老板的纠纷,政府已经解决完了,和我们是没有任何关系。所以,我们能放心在这里投资。”
如今的彭山大地上,各类精品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正是一片欣欣向荣的势态,吸引了成都及周边多地的众多游客前来度假休闲,已然成为了天府大地上一条观光特色走廊。
谋求新发展 注入新动能
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彭山区在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进程中,始终不忘引进新动能,以构建都市型现代农业格局为纲领,激发本土农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在彭山区公义镇马林村的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业嘉年华项目现场,园区内车来车往,机声轰鸣,到处一派繁忙的施工景象,施工人员正在加紧施工。看着项目进展顺利,即将投入运行,周边老百姓心里都乐开了花。
作为岷江现代农业园区的北门户,马林村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当地以葡萄和蜜柚为代表的果蔬产业已初具规模,但由于缺乏旅游元素,马林村还缺少人气。“农业嘉年华项目的建设,不仅可以整合马林村的果蔬产业,更弥补了马林村的旅游短板。”公义镇镇长张敏说。
继北京、武汉、高青·黄河三角洲农业嘉年华之后,作为全国第四个,四川省首个农业嘉年华主题园区,占地约450亩,总投资约2.7亿元。彭山区首次将嘉年华的娱乐方式融入农业节庆活动中,以达到科技引领示范、产业辐射带动、提供农业教育和提供休闲娱乐的功能,为彭山农业发展注入新动能。这是拓展都市现代农业实现形式、发展方式、运行模式的一种新探索、新实践。
随着彭山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纵深推进,广袤的武阳大地上响起了一首首以“绿色”“改革”和“创新”为主旋律的协奏曲;老百姓对脚下的土地越来越爱得深沉,不再是脸朝黄土背朝天,强大的“获得感”使得彭山人民挺直了腰杆,阔步向前;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通过葡萄、柑橘这样农产品了解彭山,驻足彭山,并为这场深刻的变革而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