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眉山市彭山区打造特色农业提高百姓幸福指数
□本网记者 何广丙
“这几年彭山的特色农业口碑打出去了,好多游客都直接到果园里来买葡萄,这已经是今天第三批游客了,平时每天都要迎接6-7批客人。”8月8日,眉山市彭山区果怡观光农业园的工作人员一边打包葡萄一边向游客介绍,“巨峰8元、夏黑14元、阳光玫瑰22元……”说起今年葡萄的销售情况,周围村民都乐呵得合不拢嘴!
记者获悉,随着彭山“观音葡萄”品牌效应的日益凸显,其葡萄价格一路攀升,这得益于彭山区着力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发展改革活力得到充分释放。近年来,彭山区借力深化农村改革东风,抢抓机遇、大胆突破,以放活农村土地经营权,推动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和探索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全面释放农村发展活力为重点,有力地激发现代农业发展中“人地钱”等生产要素回流,带动农业蓬勃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活力焕发,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持续提高。
打造“源头活水”催生改革效益
农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近年来,彭山区牢牢抓住全国第二批深化农村改革试验区契机,积极探索农村改革新路子,打造彭山农业“源头活水”,走出了一条符合彭山实际的路子。
410个家庭农场、22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4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葡萄、柑橘、蜜柚等12万亩优质农业特色园区……这得益于彭山开展大园区的建立,高效整合了全区优势产业资源,得益于一系列制度创新、模式创新、人才创新,让农业创新要素资源自在融动,让农业发展焕发出勃勃生机。
围绕传统农业中生产成本“地板”和销售价格“天花板”的难题,彭山区大胆创新,组建了以家庭农场为基础单元的家庭农场联盟,引领全区家庭农场抱团发展,将一股股“源头活水”凝聚成力,极大地提升了农业组织化程度和区域品牌形象。
针对农民种植中的“疙瘩问题”,彭山区积极引导农民转变发展观念,大力开展葡萄、柑橘、蜜柚种植、销售经验和方法,推荐新技术、新设备,培育了一大批新农民群体。
在改革的过程中,彭山区结合自身实际推出区域品牌——“彭山田野·礼”,获得了较高的比较收益,同时构建了完善的农产品溯源体系,通过市场倒逼生产标准统一,实现品质提升,更是引得淘宝、天猫、苏宁云商等一线平台纷纷签约入驻,并成功举办“全国优质葡萄栽培技术研讨会”,获得国家地理标识认证产品1个,农产品行业金奖13项。
“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彭山区依托本土优势资源,以问题为导向,多元探索,带动农民发展农业优势产业,占全区优势产业的50%以上,户均农业产业收入达50000元,占总收入的60%以上,催生了大效益,让更多老百姓尝到了甜头。
融合一三产业 实现三方受益
彭山区认为,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首先是要先行先试,为农业供给侧改革提供鲜活生动且充分有效的“制度供给”。
作为全国第二轮34个深化农村改革试验区之一。近年来,彭山区针对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农民怕业主“跑路”,业主怕农民“难缠”,政府怕无限“兜底”等现实难题,探索创新出了“三级土地预推——平台公开交易——资质审查前置——风险应急处理”土地流转四步机制,全力畅通流转渠道,全程化解流转风险,实现了“农民流转有收益,业主投资得效益,政府服务更公益”的三方受益格局。
随着土地流转的不断推进,专合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规模化公司,一大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有效促进了彭山农业的组织化、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提升,更极大地夯实了全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位于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彭山区域的凤鸣花谷,百花盛开,一片欣欣向荣,不时有游人拍照留念。然而在两年前,承包这片土地的业主由于经营不善,无法支付农民土地租金而跑路,大量土地面临荒芜,在紧要关头,彭山迅速启动土地流转风险处置机制:由国有正兴农业公司首先垫付农民租金,同时托管前承包业主的4100余亩土地,按自主经营与再次分割招商同步进行的方式对土地进行处置。老百姓的土地租金和务工费一分钱也没有损失。
凤鸣花谷项目总经理范世明回顾土地流转时说:“我们是直接与土地流转公司签协议。公司与上一个老板的纠纷,政府已经解决完了,和我们是没有任何关系。所以,我们能放心在这里投资。”
如今的彭山大地上,各类精品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正是一片欣欣向荣的势态,吸引了成都及周边多地的众多游客前来度假休闲,已然成为了天府大地上一条观光特色走廊。
谋求新发展 注入新动能
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彭山区在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进程中,始终不忘引进新动能,以构建都市型现代农业格局为纲领,激发本土农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在彭山区公义镇马林村的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业嘉年华项目现场,园区内车来车往,机声轰鸣,到处一派繁忙的施工景象,施工人员正在加紧施工。看着项目进展顺利,即将投入运行,周边老百姓心里都乐开了花。
作为岷江现代农业园区的北门户,马林村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当地以葡萄和蜜柚为代表的果蔬产业已初具规模,但由于缺乏旅游元素,马林村还缺少人气。“农业嘉年华项目的建设,不仅可以整合马林村的果蔬产业,更弥补了马林村的旅游短板。”公义镇镇长张敏说。
继北京、武汉、高青·黄河三角洲农业嘉年华之后,作为全国第四个,四川省首个农业嘉年华主题园区,占地约450亩,总投资约2.7亿元。彭山区首次将嘉年华的娱乐方式融入农业节庆活动中,以达到科技引领示范、产业辐射带动、提供农业教育和提供休闲娱乐的功能,为彭山农业发展注入新动能。这是拓展都市现代农业实现形式、发展方式、运行模式的一种新探索、新实践。
随着彭山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纵深推进,广袤的武阳大地上响起了一首首以“绿色”“改革”和“创新”为主旋律的协奏曲;老百姓对脚下的土地越来越爱得深沉,不再是脸朝黄土背朝天,强大的“获得感”使得彭山人民挺直了腰杆,阔步向前;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通过葡萄、柑橘这样农产品了解彭山,驻足彭山,并为这场深刻的变革而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