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高直 崔 岩
近年来,河北省磁县坚持把党建引领贯穿乡村振兴全过程,发挥“头雁”领航效应、当好“引擎”为产业赋能、搭建“党建+”平台,将基层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探索出一条党建赋能有效推进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
“头雁领航”谋振兴
近日,笔者走进磁县陶泉乡北王庄村,只见村支部书记王钧标手持大喇叭,正在向陶泉乡其他22个村支部书记、机关干部讲解本村在人居环境、集体经济发展方面的做法,直接现场“晾晒”整治发展效果。
群雁高飞头雁领,船载万斤靠舵人。磁县基层党建围绕农村党组织书记选优育强,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全面优化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结构,提升抓乡村振兴的能力素质。
该县采取“五字诀”方式选带头能人,从现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中“留”,从优秀村干部中“推”,从后备干部库中“挑”,从致富带头人和优秀退伍军人中“选”,从外出务工能人和高校毕业生中“请”,全县选配112名在本地有产业和35名外出务工经商有成人员充实进支部书记队伍。
为提升村“两委”干部素质和干事激情,磁县县委组织部为村“两委”干部量身定制了“五色课堂”进行培训,即:“红色”理论课、“绿色”发展课、“橙色”警示课、“白色”书卷课、“蓝色”研讨课五大板块课程。同时,在新一届村“两委”班子中掀起大会誓师立承诺、登门走访知民情、揭榜挂帅真实干等干事热潮,推动全县262名新任村党支部书记围绕乡村振兴比承诺、比践诺。目前已经启动修路、修桥等公共设施建设项目260多个、植树造林200余万株、村级集体经济项目160余个,形成了“县级搭擂台、乡村来比拼”的生动局面。
“党建+X”促振兴
磁县路村营乡东武仕村种植大户吴建强说:“多亏了‘乡村振兴·裕农快贷’,解决了我的资金难题,不仅手续简单,利息还低,3天时间就贷出来10多万元,下一步就可以扩大种植规模了。”
磁县把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落实到特色抓手中,抢抓乡村振兴项目机遇,做活“党建+X”,跑出“加速度”。推动“裕农通”金融服务,打造“党建+金融服务”,2个月推广注册“裕农通”手机App近10万人,平均每户1人,注册量全省各县(市、区)第一;全县申请党建惠农贷、裕农快贷1900万元,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了金融“活水”。
“党建+基层治理”叠加了“网格化”管理服务群众机制和“裕农通”平台功能,将全县1412个网格和6736名网格员搭载到“裕农通”线上平台,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实现“双网合一”,线上线下同步运行,形成“格格有人站,事事有人管”的现代化基层治理。“党建+智慧乡村”推广应用“裕农通”平台16类1000多项功能,全县17个旅游景点和“一村一景”全部上线,实现“一部手机游磁县”。
“产业引擎”助振兴
时下,磁县时村营乡小屯洼村生姜喜获丰收,“南姜北种”效果明显,每亩可获得万元以上效益;讲武城镇南白道村火龙果种植基地,“南果北栽”带动了乡村旅游发展,为农民增收致富拓宽了道路;观台镇乞伏村食用菌种植基地,一朵朵蘑菇生机盎然,每个大棚年产8万斤左右,年营业额达40余万元,不仅销售供不应求,还带动周围30余村民长期就业。
磁县坚持党建引领、经济思维、生态理念、市场导向,依托全域旅游发展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依托园区带动,打造配套服务业引擎,依托经济开发区独特的产业链优势,大力推广“园区+产业配套+劳务派遣”模式,在园区周边村大力发展对应配套产业,引导村民积极投身园区产业延伸转移,以来料加工、配套服务等形式增收致富。以地域优势打造特色产业引擎,根据平原、丘陵、山区不同区域特点,科学谋划、精准定位,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以“一村一品”开发旅游推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