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自2017年与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建立对口帮扶以来,保定市涿州市积极落实各项帮扶举措,始终坚持“双管齐下”,坚决助力阜平县打赢脱贫攻坚战。截至目前,涿州市累计帮扶阜平县财政资金1.1亿元,其他各类帮扶折合资金约1.485亿元。在涿州市“五包一”对口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阜平县于今年2月29日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贫困发生率下降为零。
党建脱贫“双推进”,同频共振促双赢。推进党建深度融合,开展村级结对共建。涿州市与阜平县各精心挑选了15个村情相似、产业相近、党组织结构类同或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可借鉴的村,开展帮扶结对共建活动,签订《党组织结对共建协议书》,推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构建党建工作新格局。
推进人才交流学习,提升脱贫攻坚技能。坚持培树脱贫攻坚“领头羊”,以村党支部书记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为抓手,大力培育发展后劲,全面提升农村党员干部和人才队伍整体能力素质。邀请阜平县35名村支书到涿州市农村经济示范村观摩学习,邀请阜平县40名农村实用人才来涿州学习农村党建、发展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等内容。
产业帮扶“双驱动”,精准高效拔穷根。“产业+技术”带动,激发脱贫内部活力。2017年以来不断加强与阜平县沟通联系,多次到阜平开展农业科技帮扶培训,进行种养殖方面的技术交流;举办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班,先后邀请阜平县69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来涿州学习。“产业+销售”联动,延伸致富外部链条。指导涿州秋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阜平县沙窝乡全庄村建立赤松茸种植基地20亩,每亩平均收益6.25万元,已形成从育种到栽培到成品回收销售“一条龙服务”。
教育帮扶“两协同”,固本强基谋长远。培育师资力量,夯实教育扶贫根基。2017年以来,双方互派62人次开展教育结对帮扶,积极促进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开展教学能手师徒结对,通过示范课、过关课、观摩课等手段,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完善长效机制,阻断贫困代际传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培育本土化人才;完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研讨各专业产教融合开展情况,调研当地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积极调整专业建设,完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助学扶贫机制,让贫困学生享受同等教育资源。积极开展培养阜平县初、高中毕业生工作,免除全部学费、住宿费以及书费等杂费,累计减免各类费用46万余元;针对省级深度贫困村升入本科二批以上高校的贫困学生,持续开展“金秋助学”活动,累计资助74人次,共发放助学金84万余元,帮助一批又一批的贫困户学生实现大学梦。(李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