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前沿

打造县域社会治理“寿光路径”

山东寿光市创新“1+4”模式打通社会治理“末端神经”

□ 孙 鹏 李建臣 杨晓东

近年来,山东省寿光市委、市政府秉承党的十九大“加快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战略东风,以潍坊成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为契机,探索创新,聚力突破,全力打造“1+4”县域社会治理“寿光路径”。

一个中心

在潍坊市率先成立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寿光以社会治理服务中心为依托,坚持把“群众诉求”作为风险防控、决策辅助的“风向标”,实现群众诉求一站式处理、一揽子解决。

一口受理抓整合。寿光以12345政务服务热线为主渠道,整合原有的“寿光民声”热线、“12319”城管热线等群众诉求渠道,变“多口受理”为“一口受理”,市委政法委、市场监管、公安、住建等14个部门入驻办公,统一受理、转办、回应群众诉求。

一诉即办抓规范。制定诉求备案办结、争议事项联合认定等“八项制度”,规范受理、分派、处置、反馈、回访、督办、考核等工作流程,1天完成分派、3天~5天完成处置,紧急、突发类事项1小时内反馈。

一办到底抓督办。坚持群众诉求100%回访,对不满意事项下发《督办通知单》二次办理;解决不了的,以《民情呈报单》上报市级分管领导协调解决;届时仍没有解决的,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办理。针对重点、难点问题,市委副书记、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召开专题会议,一周一调度、一周一解决。

四治融合

党建领治。坚持“党建+网格”红色治理,解决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健全“镇(街区)党工委——网格(村、社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架构;一个网格设立一个党支部、一个楼道设立一个党小组,社区“两委”成员、专职网格员兼任党组织书记;推动综治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一体化运行。

网格精治。以全域网格化服务管理为依托,从“事后控制”向“主动化解”转变,将服务下沉到网格、下沉到群众身边。把全市划分为1100个大网格、3918个小网格,设置85个专属网格;建立1.2万余人网格员队伍,城市社区由1名社工担任专职网格员;定期组织网格员培训,让网格员都能清楚自己职责。

科技智治。依托社会治理信息服务平台,整合数字城管、新时代文明实践、智慧政务等14个数据系统,利用智能化、信息化手段服务群众,搭建县域治理的“最强大脑”指挥中枢。

多元共治。坚持“大服务”与“微治理”相融合,打通社会治理的“末端神经”。整合用活“一家亲”志愿调解队、“红袖标”平安巡防队、公益律师团三支队伍,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户;在全市所有城市社区,组织社区居民、物业以及网格员等多方讨论制定《居民公约》;开展政协委员“有事好商量”试点,加快构筑“政协搭台、服务发展”的社会治理基层协商新格局。

2020-09-14 山东寿光市创新“1+4”模式打通社会治理“末端神经”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30271.htm 1 打造县域社会治理“寿光路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