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唱好“双城记” 奏响区域协同发展新“序曲”

四川乐山市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机遇,以全局谋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聚力建设成渝地区经济协同发展的增长极和动力源

□ 本报记者 王 进

□ 何广丙 蒋万华

党中央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聚力培育西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和增长极。如何抢抓机遇开好局、起好步?在日前召开的四川省乐山市委七届十次全会上,乐山市结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两中心两地”的部署,明确提出了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以光伏全产业链为重点的“中国绿色硅谷”、成渝黄金水道成都港、承接产业转移带动彝区脱贫振兴示范区、民用核技术产业发展新高地,努力成为成渝地区经济发展充满活力的增长极和动力源,为推动成、渝、乐区域协同联动发展奏响了新“序曲”。

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

成都、重庆都有世界级的文旅资源,乐山与成都、重庆同属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拥有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东风堰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世界级和国家级旅游资源密度为全省平均水平的3.6倍,累计建成国家A级景区35处,是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明确支持建设的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

专家分析,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将进一步整合世界旅游资源优势、增强极核效应,大幅提升川渝旅游的国际影响力、市场吸引力、产品供给力、行业竞争力,有利于辐射引领周边景区景点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据介绍,乐山市将充分发挥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示范引领作用,做好文旅融合、扩容提质、景城一体、全域旅游“四篇文章”,做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最佳休闲地、最佳康养地、最佳居住地“三张新名片”,建设国际游客集散中心、国际旅游会展中心,组建 “成渝乐旅游金三角联盟”,把乐山建成成渝地区会展“第三极”和国际会展名城,让乐山成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建设光伏全产业链打造“绿色硅谷”

“到2025年,形成20万吨硅料、单晶硅棒/切片、电池片、组件生产能力,多晶硅光伏产业集群产值突破1000亿元,建成全国重要的光伏能源产业基地。”据介绍,该市依托现有资源和产业基础,提出了加快完善光伏全产业链,积极发展电子级多晶硅及电子材料,延伸硅产物循环利用产业链,加速构建千亿级光伏产业集群格局。

据了解,该市按照产城融合理念,以建好专业园区为突破,加快完善规划区基础设施,提升园区对多晶硅光伏产业的承载力。积极培育园区产业生态,推进园区由工业园区向产业功能区转型升级。突出园区专业特色,重点招引落户符合园区定位的链上产业和龙头企业上下游配套企业。

乐山市有关负责人说,乐山将锁定方向精准招商,梯次招引一批光伏中下游项目,加快提升产业层次、技术水平和规模效益。全力降低光伏企业综合用电成本,组建百亿光电产业发展基金。积极推动筹建省级光伏产业研究院,建成国家级硅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聚力打造以光伏全产业链为重点的“中国绿色硅谷”。

建设成渝黄金水道“成都港”

乐山港是岷江货船可到达的最上游港口,也是成都平原经济区通江达海的最近港口、四川大件水路出川的唯一港口。打通成渝之间的黄金水道,把乐山港升级打造为“成都港”,有利于补齐成都平原经济区缺“水港”的最大交通网络短板,提升成都的枢纽功能;有利于充分发挥成渝黄金水道优势,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长三角城市群”沿长江经济带形成首尾呼应、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我们将围绕建设成渝黄金水道成都港,抓住全省港口资源整合机遇,将乐山港打造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上游重要出海港,协同建设长江上游航运中心。”乐山市有关负责人说,乐山将加快岷江港航电综合开发,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打通货物进港“最后一公里”。加快建设集装箱编组站和成贵铁路乐山动车存车场,抓好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设并争取升级为综合保税区,积极争取乐山列入中国(四川)自贸试验区协同改革先行区。大力发展枢纽经济和通道经济,辐射并带动周边区域协调发展,为成渝相向共兴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贡献乐山力量。

建设承接产业转移带动彝区脱贫振兴示范区

据了解,大小凉山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深度贫困地区,今年将整体撕掉千百年来形成的贫困标签,但实现稳定脱贫的产业基础仍然薄弱。乐山市作为凉山州近邻及直接帮扶市,所属小凉山彝区与大凉山彝区山水相连、人文相亲,有责任也有条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凉山彝区整体稳定脱贫和全面振兴。

为加速承接产业转移,乐山市正大力建设总面积100平方公里的“一总部三基地”,规划建设了浙江—四川东西部协作乐山产业园、凉山—乐山飞地园区等专业园区。目前,乐山市“一总部三基地”已引进晶科等东部行业龙头30余户,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936亿元、增长55%。

专家分析认为,把乐山作为承接产业转移带动彝区脱贫振兴示范区进行建设,有利于补齐大小凉山彝区产业发展短板、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有利于更好发挥区域特色,带动东部沿海等发达地区更多产业、人才、资金资源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聚集;有利于持续发挥彝区脱贫攻坚制度机制创新优势,进一步探索西部地区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路子。

建设民用核技术产业发展新高地

“核技术产业涉及国民经济制造业领域近1/3的细分行业,国内市场规模达3.5万亿元,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乐山市有关负责人说,乐山是国家三线建设时期军工布局重点区域之一,素有中国“堆谷”之称,市域内集聚了一批核技术研究院所(企业),形成了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核科研生产体系。

据介绍,近年来,乐山市在夹江县规划建设了10平方公里的示范基地,初步形成了集聚效应。把乐山建设成为民用核技术产业发展新高地,有利于突破核素严重依赖进口的“卡脖子”问题,保障全国核技术产业供应链安全,有利于川渝共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民用核技术产业体系。

乐山市相关负责人说,乐山将围绕建设民用核技术产业发展“新高地”,加快建设核技术应用产业园、民用核燃料产业园、现代装备配套产业园 “三大园区”,加快推进医用同位素提取试验堆、密封放射源、红华三期等重点项目,全力构建“成德绵乐”产业协作示范带,助推核产业既互补成链、又集合成群。

2020-08-07 四川乐山市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机遇,以全局谋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聚力建设成渝地区经济协同发展的增长极和动力源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9000.htm 1 唱好“双城记” 奏响区域协同发展新“序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