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公司

防“雷”之策在制度建设

□ 木 木

《地雷战》是部教学电影。笔者小时候看了不少遍,最大的感受就是——地雷太厉害。尤其是制式地雷就更厉害,不但难发现、难排除,而且威力大,一炸就是一大片。

战场上的地雷太厉害,别的什么地方的“地雷”威力当然也小不了,比如股票市场上的“地雷”。或有意或无意,悄无声息地埋在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地方,不知什么时候、因了什么事情触发了机关,“轰隆”一声炸上天,随即倒地成千上万一大片……危害巨大。

股票市场里,“没来由”地突然爆炸的“地雷”实在已经不少了。远的如银广夏、蓝田股份之类的“雷”就不说了。最新鲜的“地雷”无疑就是刚刚炸响的新城控股了。粗粗翻检一下20多年来在市场中炸响的那些“地雷”,必须承认,其中的许多“老地雷”还是带了“土地雷”的模样,由于“伪装”比较不讲究,投资者只要仔细些,认真看财报,认真做调查,还是有可能发现、躲开的。相较于这些“前辈”,刚刚炸响的这颗“新雷”,无疑就更高明,几乎让人察无可察,当然也就躲无可躲,伤害惨痛。

新城控股这颗“雷”爆掉后,“朋友圈”里最痛的领悟就是——“这样的‘雷’怎么躲啊?”如果单看K线图,新城控股的K线走势无疑特别好,“金叉”连连,加之盘子适中,业绩尚可,市场整体形势也配合,股价很快突破4月10日的高点,看起来真是问题不太大。关键前一天,还是量价齐升,晴空一片……买这样的股票,当然不会有毛病。谁能想到,一脚却踩上一颗大“地雷”。

虽然公司实控人涉嫌刑事犯罪被抓,对公司经营短期看似乎很难造成很大的影响,但投资者会联想啊——能干出这种事情的人,还有什么事情干不出?投资者如此联想,别人好像也很难挑得出毛病,这样的风险确实有。

防范这种“地雷”,不能把目光盯死在“防范”上,因为效果差,也不是长远之计,而应该制定措施,根本不能给他“埋雷”的机会,即使钻空心思把“雷”埋下去了,而且最终爆掉了,对投资者也一定要有救济措施,对“爆雷者”要有严厉的惩罚措施,或许才能最大程度上防止出现这样的“地雷”。

在防“雷”过程中,制度建设很重要。或许,这样的制度——杜绝“地雷”为祸市场的制度——完全可以借了这个“反面典型”进一步建立、完善起来。如果投资者的损伤能得到最充分的补偿,他们对整个市场的信心也就有了保证。而那些“埋地雷”的或者有心“埋地雷”的,或许也会因了“必被抓”的风险、因了天价赔偿的风险而死了“埋雷”之心。

2019-07-09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15724.htm 1 防“雷”之策在制度建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