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民生视窗

动员社会各界力量 助力贫困残疾人脱贫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瞄准残疾人需求,积极筹集资金,以一系列公益项目切实为残疾人谋福祉

□ 本报记者 任丽梅

5月19日是第二十九次全国助残日,今年全国助残日主题是“自强脱贫 助残共享”。就在这一天,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携手维达纸业(北京)有限公司在京举行“维达公益 携手同行”启动仪式,此活动旨在关注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聚焦建档立卡贫困重度残疾人的照料护理难题,扩大受益面,进一步满足残疾人、老年人对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

中国残联在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的消息显示,2018年,我国城乡持证残疾人新增就业36.7万人,城乡新增培训残疾人49.4万人。同时,2018年我国贫困残疾人减少100多万,58.8万有劳动能力和意愿的贫困残疾人通过实用技术培训掌握了1门以上的劳动技能。记者从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了解到,多年来,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聚焦残疾人脱贫攻坚,瞄准残疾人需求,积极筹集资金,开展实施了“集善扶贫健康行”“集善嘉年华”“启明行动”“助听行动”“助行行动”“助学行动”等公益项目,努力改善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等方面状况,为贫困残疾人如期实现脱贫奠定基础。

以公益项目开展扶贫

统计显示,残疾人贫困发生率比一般人口贫困发生率高出2倍以上。2016年12月中国残联、国家发改委等单位联合印发的《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6-2020年)》布置了7大重点任务,并提出,到2020年,确保现行标准下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如期实现脱贫。

在7大重点任务中包括通过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贫困残疾人的扶贫。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副秘书长沈伟俊表示,福利基金会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的要求,积极筹集资金,瞄准残疾人精准脱贫,持续开展品牌公益项目。去年获得捐赠收入达48,090.66万元,开展慈善活动支出38,501.69万元,实现“集善扶贫健康行”系列行动不断推进、“集善工程·助听行动”不断深化、“集善工程·助行行动”不断升华、“集善工程·助学行动”不断拓展、“集善工程·助困行动”不断扩面,为贫困残疾人如期实现脱贫助力加油。

据了解,在产业扶贫上,基金会以“互联网+背景下的灵活就业”为切入点,开展了“集善乐业”项目,积极组织贫困残疾人接受互联网就业技能培训,实现网上就业。目前,“集善乐业”项目已在全国建设了4个残疾人网络就业基地、一个分基地,累计培训残疾人近500名,其中200余名已经顺利就业。

同样,为促进残疾人就业,基金会还开展了“最美传承”残疾人就业培训项目,鼓励残疾人传承优秀文化,资助他们学习非遗的制造技能。目前,第一个吸收残疾人学习景泰蓝制作的培训基地已初见成效。由“最美传承”派生的“手工艺者集善之家”项目已在浙江、福建、江西、河南等地建立了刺绣和陶瓷等培训项目点,通过培训,50名残疾人掌握了工艺技能,实现就业。

关注特殊困难群体

2014年3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贺信中说,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

沈伟俊介绍,在我国8500万残疾人中,脊髓损伤和脊柱裂导致功能丧失的残疾人约530万人。他们不仅失去了行走、工作和生活的能力,终身与病榻和轮椅为伴,备受大小便失禁、褥疮等疾苦的折磨。纸尿裤、纸尿垫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卫生护理用品,但由于贫困,脊髓损伤的残疾人使用纸尿垫、纸尿裤的人微乎其微,他们常因为使用不洁的替代品,导致身体感染,他们的痛苦,健全人无法体会。为了解除他们的痛苦,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基金会此次开展的“维达公益 携手同行”活动将为贫困的脊髓损伤患者、尿失禁患者等困难群体送去成人护理用品,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质量,共享美好生活。

沈伟俊说,该活动于5月17日~19日已在北京、天津、河北三地,与物美、华联、永辉、超市发、华冠、华润、北国、惠友等198家卖场共同开展,并持续一年,涵盖全国助残日、中华慈善日、重阳节等重要时间节点。此次活动期间,每卖出一提维达产品,积攒一颗爱心;每卖出一提维达旗下其他品牌产品,积攒两颗爱心;消费者穿着老人体验服,每走一步积攒一颗爱心。累计10颗爱心,维达公司即捐赠一片纸尿裤,用于开展公益助残项目。

他强调,本次活动所有捐赠款物可以通过慈善中国和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网进行查询。

恢复功能 重获劳动能力

沈伟俊指出,功能的丧失是制约广大残疾人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最大障碍,帮助他们恢复功能,重新获得劳动的能力,并在合适的岗位就业,是解决残疾人贫困问题的根本出路。

对此,基金会围绕残疾人的功能缺失,设立了全国的眼病、骨关节、孤独症儿童康复、麻风救助等项目,借此开展了“集善扶贫健康行”系列行动。共募集资金3.725亿元,在全国31个省开展公益项目,累积帮扶救助20余万名残疾人,帮助近万名贫困残疾人脱贫解困。

同时,基金会还开展助听、助行等行动,为听力残疾人及老年人适配助听器,为听障的儿童植入人工耳蜗,资助听障儿童进行听力语言康复训练;为肢体残疾人适配假肢赠送轮椅等,让贫困残疾人摆脱病痛折磨,恢复生活生产能力。

此外,在多方面支持和配合下,在医疗专家和爱心企业的支持下,基金会还走出了一条医疗专家与当地资源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扶贫和扶志相结合的“三结合”新路子,帮助贫困残疾人能够看上病、看好病。

另外,基金会也把残疾人接受教育看作是改变残疾人命运,使他们自立自强的根本。开展了“正保集善助学、我送盲童一本书、爱心书屋”等助学项目,在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巩固提高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普及水平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2011年发起的“我送盲童一本书”项目就是为贫困地区的盲童赠送盲文读物、捐建盲文阅览室,以帮助贫困盲童掌握知识,重拾自信,融入社会。

2019-05-27 任丽梅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瞄准残疾人需求,积极筹集资金,以一系列公益项目切实为残疾人谋福祉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13527.htm 1 动员社会各界力量 助力贫困残疾人脱贫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