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体系中,关于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措施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兴边富民是国家旨在推动边境地区加快发展的一项重大行动,兴边富民与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央特别重视“四沿”的发展,即沿海、沿江、沿线和沿边,其中相对发展比较差的就是沿边。边境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在增强,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在不断健全,边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大幅度得到改善。但是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历史基础,涉及面较宽等原因,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在今天仍然处于相对滞后的状况,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薄弱环节和短板。
边境地区的发展一般性与特殊性,需要深入研究、分类指导,范恒山认为,当前我国边境地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但是比较突出的是两个制约和两个障碍。两个制约,一是由于守边任务等原因,边民虽然地处穷乡僻壤,但不能通过异地搬迁解决问题;二是守住青山绿水不好用,现在我们要绿色发展,把生态环境的保护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所以边民靠山不能随便吃山,靠水不能随便用水,给兴边富民就带来了又一个挑战。两个障碍,一是紧邻边境疆界放不开;二是依赖外部资源、内生动力不足。
要兴边富民就必须解决这些问题,具体说就是,一要树立一个志向;二要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和边境优势;三要打好三个基础设施、营商环境和综合素质基础;四要抓住四个重点,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借势做优做强产业、大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优化外部环境。中央要优化政府支持,通过以工代赈的形式,把边民带进生活经营之中,强化和改善对口支援,对口支援应是基于双方在比较优势交换和相关条件互补的基础上的互助合作,利用产业转移、发展飞地经济、建设合作园区的形式,更多地运用比较优势交换的市场方式,基于互利共赢的原则,把强制性的资源变成有内在动力的一种合作,把短期支持变成可持续的合作。就可以使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内地和边疆紧紧地结合起来,成为未来推动我们边疆走向持续发展的轨道的动力,最后实现我们兴边、稳边、固边、安边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