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专题

赤诚铸就辉煌伟业与壮丽人生

——记中国能源战略科学家、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陈俊武院士

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王国良如此评价:“他不仅仅是我们国家催化裂化工程技术的奠基人,而且他对事业、对人生的不懈追求和境界已经成为我们的一面旗帜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精神正激励我们石化人不断成长。”

他,就是中国能源战略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俊武。在70年的职业生涯中,陈俊武早已把浓浓的石油情融进了无垠的事业之中……

从中国第一套自主设计和安装、具有国际水平的流化催化裂化装置在抚顺石油二厂竣工投产,到他指导设计的中国第一套快速催化裂化装置在乌鲁木齐炼油厂试运成功,再到第一套年加工120万吨/年全提升管催化裂化装置在浙江镇海炼油厂开车成功……成功的背后浸润着艰辛的汗水。在陈俊武和几代人一步一个脚印的共同努力下,如今我国催化裂化技术从一片荒芜实现了锦绣满园。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已经建成催化裂化装置上百套,总加工能力上亿吨,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催化裂化世界第二大国。

20世纪90年代,陈俊武开始默默地关注国家能源战略问题。他高瞻远瞩地向中国科学院提出开展能源替代课题研究的建议,并受命与十几位中科院院士、近10名大学教授一起编写我国2020年~2050年中远期石油补充与能源替代规划建议;与石科院、上海石化院的同行一起承担了中国石化《煤或天然气制低碳烯烃》软课题研究,为国家决策提供咨询意见。

煤制烯烃曾是煤化工行业的一个世界性难题。在他的指导下,该项目完成了从实验室、工业中试和工业示范装置的“两次一百倍”工程化技术开发,于2010年8月,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建成了世界首套、全球规模最大的以煤基甲醇为原料的60万吨烯烃/年(DMTO)工业示范装置,在煤制烯烃领域形成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他还把目光投向了温室气体排放、碳减排等热点领域,并在2011年就提出了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年不应该超过2030年,排放量100亿吨的科学论断。

2018-07-10 ——记中国能源战略科学家、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陈俊武院士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863.htm 1 赤诚铸就辉煌伟业与壮丽人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