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7月20日傍晚,来到利州区109厂至天曌山道路沿线,摊主彭广福麻利地将烧烤盘上给游客,脸上洋溢着笑容:“现在晚上七点才‘上班’,山上也有了夜生活!”在他身后,烧烤的香气、甜水铺的叫卖声、游客的谈笑声交织,一条依山而生、因游而兴的山间夜市街正在夏夜焕发活力,成为市民近期游客消暑纳凉的热门打卡地。
据了解,该路段是市城区至天曌山国家森林公园AAAA级旅游景区的快速公路,于2024年建成通车,全长12.482公里,由于夏季沿途游客激增,自发形成了规模可观的夜市街,成为当地夜经济的新亮点。
面对这场“意外”兴起的“夜经济”,属地河西街道与学工村两委迅速行动,将服务挺在前、安全抓在手,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天然气瓶必须远离明火,软管每半年必须更换……”夜市摊点前,街道工作人员手持检测仪挨个检查燃气设备。在这个人气旺盛的夜市里,安全始终被视作头等大事。
为确保夜市安全,街道专门设立了“宣、教、查、改”一体化机制,由街道干部、村两委成员及行政执法人员联合行动,每晚开展安全巡查,现场检查设备、发放《夜市安全手册》、现场督促整改,以切实行动保障夜市安全。
“为进一步完善夜市配套设施,我们正在积极对接行业部门,计划增设移动厕所、垃圾桶、网络基站等服务设施,提升游客体验。”学工村党总支书记彭广明说,针对交通和环境压力,村两委也将因地施策,在道路沿线规划约5000平方米的规范经营区,并通过现场指挥交通和成立10人专职保洁队伍,做好夜市秩序、环境保障。
“现在安心太多了,只要踏实做好产品,生意自然差不了。”00后摊主彭爽表示,如今她的冰粉摊位月净收入突破6000元,比进城务工时增加近四成。
随着天曌山旅游环线的开通,徒步、骑行、露营等活动日益火热。如何推动夜市从“季节性自发”向“规范化长效”转变,成为当前河西街道和学工村共同探索的重要课题。
据彭广明介绍,依托便捷的交通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村里已布局笋用竹基地100亩、李子采摘园200亩、大红樱桃采摘园50亩、天麻种植基地300亩,产业不仅多元,且具规模化扩展潜力。“接下来,村里还将深挖天曌山文化旅游资源,统筹乡村、田园、森林等资源要素,打造集农业采摘、农产品销售、露营、美食、研学为一体的近郊休闲目的地。”他说道。
此外,由街道办事处和村两委规划的天曌山旅游配套项目也在加快建设中,计划建设5000平方米综合休闲区、6个农产品展销点及1处升级改造果园。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游客“游购娱食”一体化沉浸式旅游体验。
如今,夜幕下的天曌山夜市,升腾的不仅是诱人的烟火气,更映照着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的智慧与温度。
“下一步,我们将以‘安全’托底、‘服务’护航、‘治理’赋能,让自发的路边摊蝶变为规范有序、特色鲜明的乡村夜明珠,真正实现夜市兴、产业旺、乡村美、百姓富的良性循环。”河西街道党工委书记陈凤杰说。(向斯琦 孙春梅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 高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