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四川-中国改革报看四川,四川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四川眉山:因地制宜推进西部丘陵县域高质量发展的“丹棱实践”

2025-07-20 17:51:47 来源:本网专稿 曾建军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底部支撑。丹棱县地处成都平原西南边缘,面积450平方公里、16万人,长期以来因工业有基础但支撑不足、农业有特色但增值不足、三产有业态但引流不足、人口有增量但活力不足“四有四不足”结构性矛盾,制约着县域经济高质量步伐。近年来,全县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彰显特色,聚力探索推动西部丘陵县域高质量发展实践路径,2024年全县GDP正式突破百亿,在四川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运行监测中丹棱位居全省第2名,实现县域经济总量、发展质量“双重跃升”。

以创新链激活产业链,兴产聚人强根基

丹棱着力在“新”字上求突破、“特”字上做文章,在新赛道上塑造新优势、用新技术培育新动能。

一是工业向新图强、追光逐绿。曾经丹棱传统产业占比接近70%,随着新旧动能转换、资源环境趋紧,急需培育新的增长点。丹棱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新型工业化发展,抢抓位于成眉乐千亿光伏产业经济走廊中心地带机遇,主攻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细分赛道,2023年落地国内单体建筑面积最大、单条生产线最长、单体产能最大的异质结电池片生产项目,延链聚合构建起“电池片—组件—辅材—设备—应用场景”全产业链条,同步联合企业高校共建四川省异质结融合创新中心,琏升光伏叠层电池实验室效率近33%、行业领先,异质结晶硅电池被确定为四川省唯一高效太阳能电池产业新赛道,2024年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占比提高到30%以上,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0.8%、较2021年提高近21个百分点,近3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4%、超全国全省平均11个百分点以上,产业工人数量达到1.1万人。

二是农业向新攀高、链式增值。北纬30°赋予丹棱桔橙优秀品质,但长期以来还停留在“种果卖果”阶段。丹棱坚持做深“土特产”文章,聚焦“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联合中柑所等建成桔橙科技小院,培育3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杂柑新品种,标准化果园占比超70%、果品优质率达80%以上,丹棱桔橙九次跻身中国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百强榜、品牌价值达53.6亿元,远销到12个国家和地区,带动8万余名果农投身晚熟柑橘产业,每户年常态化收入超10万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71:1,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同步规划建设食品生物制造园区,联合华南农大共建食品生物智造研究院,建成全国首条冻粑标准化生产线,培育全国最具特色桔橙类果酒品牌——果小酒,正加快大米糖浆及脱糖大米、HPP果蔬汁等项目建设,2024年产值近10亿元。

三是文旅向新出彩、场景引流。丹棱作为成语“难登大雅之堂”典出之地,全域都处在成都1小时经济圈范围,但却缺乏具有引流能力的文旅场景业态。丹棱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将“千年古县”文化基因融入旅游肌理,放大毗邻都市、亦城亦乡优势,创新发展文博研学、文体赛事、田园会客等经济,丰富萤光夜游、山地运动、低空经济等“近郊游”场景,推出桔橙节、“六月六”朝山会、山径赛等常年性特色活动,为“诗与远方”赋予了更多打开方式,2024年接待游客260万人次,近3年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45%。

以需求侧牵引供给侧,营城惠民促融合

丹棱深化全省首批县域内城乡融合改革发展试点,着力抓好两端、畅通中间。

一是产城一体强能级、促宜居。聚焦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统筹城市需要、产业需求,梯次启动20公里绕城环线建设,加快220千伏变电站、北部片区供水等基础设施谋划建设,积极配合做好从成都出发放射状通道——成峨高速前期工作,逐步构建起10平方公里、10万人口“双十”城市发展格局。紧扣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抢抓全国县城体检试点县机遇推动城市更新,启动城北农贸、学府商圈综合体建设,全覆盖完成老旧小区改造,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8㎡、体育场地面积3.2㎡,教育医疗、公园休闲等15分钟可及可达,农民进城购房占比达80%以上。

二是城乡一体补短板、促提升。聚焦让农村具备现代化生活条件,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实施安全饮水、燃气入户、“四好农村路”等“五个全域”,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6%,天然气通村率、城乡公交和农村物流覆盖率、便民服务和宜居乡村达标率均100%,“一元钱”农村垃圾治理、农房和村庄建设经验全国推广,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围绕提升城乡治理效能,在全省首创“党群集中活动日”,村民参与议事率100%,“道德超市”以德换得经验入选全国村级“乡风文明建设”优秀典型案例,“‘五调融合’化解涉农产品纠纷工作法”入选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

三是服务一体优布局、促均衡。聚焦公共服务普惠可及,持续深化全省县域紧密型医共体试点,实现国家基本标准创建、达标乡镇卫生院、达标村卫生室和中医馆覆盖率“四个100%”,95%农村家庭15分钟内就近就医,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保持全省第一方阵。深入推进学区制治理和集团化办学模式,实现高中优质、职中扩容、初中进城、小学均衡、学前普惠,“1+N链式共生”荣获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健全“三馆一站一院坝”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众筹文化院坝经验入选全国“一县一品”特色文化艺术典型案例。

以鲜明导向引领干事方向,实干担当促发展

丹棱鲜明“实干论英雄、实绩比担当”导向,营造“激情担当作为”干事氛围。

一是奖优罚劣激励作为。突出目标、过程、结果“三大考核”,让想干事者有舞台、能干事者受重用。目标上,推动绩效考核关键向重点指标、重点项目、重要改革等“四重”倾斜,将其考核分值逐步提升至80%以上,真正体现干与不干、干多与干少不一样。过程上,每季度分行业领域实行“红黑榜”晾晒评比,“红榜”表扬、“黑榜”约谈。结果上,制定抓高质量项目增有效投资激励办法,推动考核结果运用向实干者倾斜,今年以来任用“五个一线”干部占比达50%以上。

二是改革突破创新作为。紧扣项目、产业、治理“三个关键”,以改革赋能发展。项目上,健全调度督促、推进落实、下沉服务、研判分析“四大机制”,探索三个专班链式对接、三支基金赋能落地、三个平台创新孵化“333”招商模式,实施乡镇项目工作“实干实绩比拼”,引领全域全员抓项目、促发展。产业上,创新“经开、经信、经合”扁平化管理改革,开展营商环境“中梗阻”专项整治、涉企检查“综合查一次”,实现编制、人员、服务向发展一线集中。治理上,常态征集“献计丹棱”金点子,积极推动“五调融合”工作法多领域应用,探索“接诉即办”“微网实格”等治理模式,做好做实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

三是减负赋能大胆作为。以承担省级基层减负试点为切入口,实施本领、科技、关怀“三项赋能”。本领上,开展乡镇部门“适配换岗”,推进领导干部上讲台、青年干部上夜校,全覆盖实施“拼经济、搞建设”专业轮训测评,补齐能力短板。科技上,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高效运行“报表通”“文会通”等平台,今年以来精简口径内文件47%、全县性会议17%,让干部腾出精力抓落实。关怀上,兑现公务员和事业人员及时奖励,今年以来对在项目争取推进等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集体记三等功1个、嘉奖35人次。(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委书记 曾建军)


[责任编辑:苏琬婷]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