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四川-中国改革报看四川,四川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扎实推进“五大工程” 绘制绵阳文旅的“诗和远方”

2025-07-18 11:41:01 来源:本网专稿 蒋良明

本网讯 7月17日,中共绵阳市委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了绵阳市委八届十次全会精神。记者获悉,绵阳市在加快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方面提出了路线图和时间表,紧紧扭住“发挥中国科技城优势 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总牵引,扎实推进资源聚合、品牌打造、宣推引流、环境提升、主体培育“五大工程”,绘制绵阳文旅的“诗和远方”。明确提出,到2027年,绵阳市规模以上文化和旅游企业突破200家,旅游总花费达到1400亿元,基本建成区域旅游中心城市和全省重要旅游集散地;到2030年,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文化强市、旅游强市建设迈上崭新台阶。

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四川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对此进行了专题研究并作出决定。绵阳素有“富乐之乡、蜀道明珠”的美誉,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文旅融合“怎么融”、文旅产业“怎么干”,对绵阳来说,既是一道“必答题”,也是一篇“大文章”。《中共绵阳市委关于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系统谋划和全面部署。

绵阳市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为抓手,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决定》锚定建设区域旅游中心城市和全省重要旅游集散地,针对绵阳文旅融合发展的短板弱项,提出实施资源聚合、品牌打造、宣推引流、环境提升、主体培育“五大工程”,这既是绵阳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核心思路,也是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任务书、路线图。

资源聚合主要是通过对全市优质文旅资源进行挖潜赋能、整合提升、串珠成链,打造一批更具吸引力、更具体验感的文旅新业态、新产品,推动文旅融合从“物理整合”向“化学反应”转变。品牌打造主要是以打造“李白故里”历史文化旅游胜地、“两弹一星”红色文化旅游胜地和“熊猫家园”生态文化旅游胜地为牵引,建设绵阳文旅地标,推动绵阳文旅走出四川、走向全国。宣推引流主要是综合运用各类媒体资源,创新宣传方式、拓展营销渠道、扩大交流合作,着力把绵阳文旅品牌叫得更响、擦得更亮。环境提升主要是坚持以游客为中心,从硬件建设和软件服务两方面发力,全力塑造一流的旅游环境,让游客乘兴而来、尽兴而归。主体培育主要是坚持引育并举,加快培育更多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文旅龙头企业,推动中小文旅企业专业化特色化发展,充分激发市场主体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近年来,绵阳市在推动文体旅深度融合,把“赛事”变“赛道”、“流量”变“留量”上“足绣花功夫”。2024年,全市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135亿元,人均体育消费达2800元,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95平方米,均居全省前列。近三年,绵阳市平均每年举办县级以上体育赛事活动超过300场次,其中,国家级、省级体育赛事活动超过20场次,参赛总人数超过30万人次。仅今年上半年,绵阳就举办了县级以上体育赛事活动180余场次,其中,国家级、省级体育赛事活动达到了13场次,参赛总人数超过23万人次。

绵阳市教体局局长王永昭在发布会上说,绵阳市围绕强化赛事联动、深化跨界融合、激发消费潜能等,在文旅体深度融合方面,将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充分发挥顶级赛事牵引带动作用。加强对上争取,制定《绵阳市支持社会力量申办体育赛事补助奖励办法》等激励政策,预计2025年有25项以上的国家级、省级重大体育赛事落户绵阳,并举办市、县各类体育赛事超过350场,吸引市内外运动员超50万人次参加,力争年人均体育消费突破3000元、总额突破150亿元。二是持续推动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开展公共体育场馆提升改造、体育公园和健身步道等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今年,绵阳将重点推进南河体育中心体育场和游泳馆、三台体育场、梓潼运动场馆、北川国家级体育公园等公共体育场馆设施新建、重建和提升改造,力争2025年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22平米,提升承接各类赛事活动能力,夯实体育消费发展基础。三是做大做强体育赛事经济。创新“赛事+旅游”、“赛事+消费”、“赛事+娱乐”等赛事融合模式,把体育赛事办进景区、办进街区、办进商圈、办进网红打卡点。四是深度挖掘体育文旅消费场景。挖掘江油李白文化和哪吒文化资源、安州山水旅游资源、梓潼红色文化和文昌文化资源、三台足球文化资源、仙海水上旅游资源、北川低空产业资源等,推进江油马拉松比赛、安州环山环湖自行车比赛、梓潼武术比赛、仙海龙舟赛、三台足球比赛、北川航模比赛等与音乐节、非遗展示、休闲旅游等深度融合,创造更多“第二消费”场景,打造文旅“爆点”、激发消费“流量”。

文旅消费是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绵阳市商务局局长陈崇诺在发布会上说,坚持以政策为引领推动商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确保文旅“流量”变为消费“增量”。今年以来,绵阳相继出台了促进消费提质扩容、支持连锁经济发展、加快会展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发展,对达到一定条件的展览项目给予最高200万元激励、对促销活动效果好的市场主体给予每场活动最高40万元激励、对拓展开店的连锁企业给予最高10万元激励、对发展态势好的服务业企业给予最高20万元激励。

陈崇诺说,下一步,绵阳将出台支持“绵品拓市”等政策措施,鼓励更多企业“走出去”参展办会、“请进来”探店探厂、推广城市美食、拓展销售渠道等,更大力度激发消费潜力、提振消费信心。

近年来,全国各地在文旅这条赛道为了出圈,各显神通。绵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广旅局局长窦建磊在发布会上用“大好资源、良好区位、利好产业、友好环境、美好前景”形容绵阳文旅的优势。

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绵阳建有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18个,天府旅游名县3个(全省第3),正在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个;拥有国家级文保单位22个(全省第2)、非遗7项、工业遗产3处、农业文化遗产3个。品牌加持产业成长,2024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1.04亿人次、全省第三,游客总花费1134.35亿元、全省第4。

近年来,绵阳获评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创建3个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全省第2,入选3处四川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双试点”、全省第1,创设3个“安逸四川、玩转天府”文旅消费新场景,争取5个全省文旅融合重点项目,创新发行“涪江文旅一卡通”、上线“星球号”旗舰店,绵阳有信心、有能力实现到2027年规模以上文旅企业突破200家、游客总花费达到1400亿元的目标,加快把文旅产业打造成战略性支柱产业。

为了让游客朋友们来绵阳消暑度夏,窦建磊说,绵阳文旅已经推出了系列夏日打卡攻略,准备了丰盛的暑期活动大餐。

最优是福利多多的文旅惠民。公共文化场馆持续开启延时服务,15家A级收费景区面向中高考学子开展免门票和门票折扣优惠,北川以大熊猫动植物园开园为契机举办文旅消费季,梓潼携手西藏航空发展票根经济推出“机票当门票、免费游梓潼”,涪江文旅一卡通推出“出游随心动,涪江任我行”暑期优惠专场,各类文旅优惠助力大家来绵嗨玩一夏。

最爽是沁人心脾的清凉消暑。举办绵阳方特泼水节、涪城荷花节、游仙芙蓉花溪生态休闲季、“花漾亲水·福润安州”消夏戏水季、三台“玩转鲁班湖·清凉避暑季”、梓潼“夏日嗨翻·畅玩音浪”、北川九皇山21℃的羌调夏天等消暑活动。绵阳文旅公众号还推出“清凉民宿·消暑绵州”福利活动,参与暑期话题讨论就有机会获得免费民宿体验券。

最嗨是让耳朵惊艳的夏日演艺。张信哲、王心凌、吴克群等群星云集的七夕演唱会、经开区“放声躁”音乐节、2025“绵乐荟”文艺达人秀、北川快乐乡音、仙海湖畔音乐会、安州“熊猫·COOL一夏”啤酒音乐狂欢汇、盐亭“盛夏时光狂欢季”音乐美食季等演艺活动,以及音乐剧《将进酒》驻场版、舞剧《屈原》《杜甫》、大型川剧《欧阳修》、“南腔北调”相声专场、川渝方言喜剧专场等多种类型精彩剧目及演出,让大家感受绵阳的“热辣滚烫”。

最燃是多巴胺狂飙的文旅+赛事。2025环中国自驾游集结赛(四川绵阳站)、2025“潮玩绵阳·竞遍九州”全民电竞挑战赛、三台“球音狂欢·城市热浪”笼式足球嘉年华等活动,既带给大家山水相逢的文旅诗意,也让大家感受“酣畅淋漓”的赛事激情。

为生动鲜活展示优质文旅内涵,展现绵阳各地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绵阳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关键在发布会上最后说,近期,绵阳将围绕精品线路组织开展集中采访活动,通过行进式走访、沉浸式体验,对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创新旅游业态、打造文旅品牌等方面的做法和成效进行报道。(中国改革报、改革网 蒋良明报道)  

 

[责任编辑:苏琬婷]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