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会理市“川滇火把季・清凉会理游”共燃火把活动震撼开启,朵洛荷表演、花车巡游、祈福仪式、点火仪式和篝火晚会等环节精彩纷呈,在展示会理川滇风味火把节的同时,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感受会理清凉夏季的热情。
会理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素有“川滇锁钥”之称,与邻近的大理、丽江一同构成了“西南古城黄金三角”。境内汉、彝、傣等多民族在此世代聚居、相融共生,孕育出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同时,会理作为川滇文化的一个交汇点,既有凉山的豪迈,又有云南的温婉,川滇风情在这里碰撞出多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的绚丽火花。
晚上8:20,活动在朵洛荷表演中拉开帷幕,1600余名表演者踏着韵律开始朵洛荷表演。随着队形的变化,他们手中的黄伞如流动的星河,象征着会理的文化传承生生不息。
随后,演员们随着音乐激情共舞,凉山《七月火把节》的豪迈与云南《格萨啰》的婉转交织、碰撞,演绎出川滇文化的交融共鸣。随着巡游花车缓缓驶来,凉山、云南两地歌手献上高腔、海菜腔极具地域特色的歌曲,选美比赛脱颖而出的8名“文旅推荐官”和150名身着民族服饰的演员组成巡游方阵,向大家展示会理石榴、饵块、绿陶等特产。沿途观众也纷纷举起手机拍摄,向外传递着会理火把节的独特风情。
在古老神秘的毕摩祈福仪式环节,毕摩手持铜铃与法器,诵经祈福。企业家、环卫工人、道德模范、游客代表共同点燃火堆,空气中弥漫着松木燃烧的清香与火把节的热情。篝火晚会随即启幕,演员、市民、游客携手共舞,将现场汇成一片沸腾的欢乐海洋。
来自德阳的游客陈斯高兴地告诉记者:“我是第一次来会理,感觉太震撼了,火把节的氛围十分浓厚,达体舞也很好玩,刚才跟着跳了一会儿,特别开心。会理人很热情,这里的风景也很美,打算明天再去逛逛古城和其他景点。”
本次活动通过新华网客户端、四川观察APP、四川文旅频道、封面新闻客户端、云上凉山APP等网络平台同步直播,观看量超500余万次。从即日起至24日,六华镇、小黑箐镇火把节活动,农特产品展销、川滇美食汇等活动将持续进行。
火光渐熄,余温未散,恰如会理的文旅故事正在续写。今年举办的“川滇火把季・清凉会理游”火把节只是会理“节庆IP矩阵”的其中一个精彩节点。春节的环城赛跑、文艺演出、猜灯谜等群众活动丰富多彩,4月四川唯一傣族乡新安乡的泼水节泼洒清凉祝福,5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小黑箐镇的祭龙节延续古老传承,同月端午节暨“药膳”文化节更以54.06万人次的游客量、4.86亿元的旅游收入,彰显会理节庆经济的强大活力。接下来,会理石榴丰收季的系列活动也将如期而至,持续为文旅市场注入动能。(邓丽平 何淞阳 林姣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