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着刘阿姨的口型。绿色,绿色,来跟着练一遍:绿色的火车……”在会理市妇幼保健院托育服务中心保健室内,护士长正专注地为一名语言发育稍缓的宝宝进行口肌训练。这样充满专业关怀的场景,正是该中心开启“医教养融合”创新模式的日常写照。
作为凉山州公办医疗单位下属的公益性托育机构,会理市妇幼保健院托育服务中心自2023年12月开园以来,从最初仅接收7名婴幼儿、开设1个班级,发展至如今在托95名、累计服务超150人,班级扩充至5个(3个托大班、2个托小班),有效缓解了当地双职工家庭的托育压力。
医育融合,筑牢健康防线
依托妇幼保健院优质医疗资源,中心构建起全链条健康保障体系:定期为婴幼儿开展生长发育监测、神经测评、口腔及视力筛查,对筛查发现的问题,由保健室制定个性化训练计划并追踪成效。“有个宝宝初来时存在轻微社交障碍,经过几个月干预,现在能主动和老师、小伙伴打招呼,融入集体生活了。”中心园长李兰举例说。
此外,中心提供“在托接种”国家一类免疫规划服务,免去家长奔波之苦;还制定高热惊厥、窒息等应急预案,开通绿色救治通道,为婴幼儿生命安全筑起坚固防线。
精细照护,培育良好习惯
在养育环境上,多功能教室内分餐台、安全软包、适配身高的卫浴设施等细节,处处体现对孩子的呵护;户外操场与完善的消防系统,为安全健康成长提供优质环境。
习惯培养中,专业保育团队按年龄定制计划:对1-2岁宝宝,通过卡通餐具引导自主进食,用固定睡前故事培养规律作息;对2-3岁幼儿,鼓励独立用餐、餐后整理餐具,通过“如厕小标兵”等活动帮助养成自主如厕习惯,为早期综合发展奠定基础。
贴心服务,化解家长难题
考虑到部分家长下班与接娃存在时间差,中心将离托时间延长至17:10-17:40,且寒暑假不放假,仅周末及法定节假日休息。“这为没老人帮忙的家庭解决了大问题。”李兰说。
“老师照顾得细致入微,冬天主动加衣,尿湿的裤子总洗得干干净净,所有的担心都是多余的。”宝妈郭姝琳的话道出心声。另一位家长何金鹏也感慨:“我的工作特别忙,加班的时候很多,照顾孩子的时候很少,所以从两岁零一个月送到托育中心开始,老师们就非常细心的照顾,孩子在这里养成了好习惯,我们上班也特别放心。”
会理市妇幼保健院托育服务中心以“医教养融合”模式,既为婴幼儿提供专业照护与科学启蒙,又以弹性离托、假期无休等暖心服务破解家长难题,彰显公立医疗资源的公益初心,让“一老一小”的民生关切落地生根,稳稳托举起孩子的健康未来。(邓丽平 吴元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