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据了解,近年来,西昌的农村住房条件和人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昌主要采取了哪些创新举措?7月8日,在四川新闻发布厅举行的“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西昌专场,西昌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杨开金在回答媒体记者提问时说,近年来,西昌市努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学习“千万工程”经验,以全国农村宅基地“两项试点”为契机,全面整合政策、项目和资金,于2022年11月全面启动了“农村土坯房大砖房改造三年攻坚行动”,举全市之力,办成了群众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让群众住进了“暖心房”、实现了“安居梦”。
在政策实施方面,西昌先后制定了《西昌市统筹推进农村宅基地两项试点全面开展农村土坯房大砖房改造工作的实施方案》《西昌市自发搬迁户土坯房大砖房改造实施方案》等“1+8”政策体系,全面形成两项试点和农村土坯房大砖房改造的27个配套文件。
在资金保障方面,西昌采取“上级补、本级出、银行贷、群众投”等方式,整合各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和各类专项资金20余亿元用于“两房”改造。创新开展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财产权质押贷款试点,设立政府性风险补偿基金,以1:10比例撬动银行资金,共投入政府风险补偿金1.35亿元,发放贷款9426户13.12亿元。同时,实行本地户和自搬户一视同仁给予建房补助,现已向建房群众发放各类奖补资金4亿余元,全力解决群众建房资金问题。
在工作举措方面,西昌探索“依法拆除、确权颁证、拆旧建新、有偿使用、无偿回收”的“五个一批”模式,按照“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理念,建设247个“小组微生”聚居点。
杨开金说,通过配套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西昌市建成了宁乐村、西洼村、琅环村、红星村、李家沟村、兴富村、螃蟹村等一批示范村和达标村。同时,改造工程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通过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一户一档、一房一码”动态监管,采取“云监、巡监、定监”三合一方式全覆盖开展质量安全巡查,构建了高效监管体系。两年来,西昌总共实施“两房”改造43522户,其中,新建房屋34380户,拆除一户多宅5397户。统筹农村宅基地“两项试点”推进农村土坯房大砖房改造的做法入选了四川省2023年度改革典型案例。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 唐元龙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