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一座城市的历史,从博物馆开始。近年来,全国多地迎来了博物馆“热”,驻足于千年文物前,带走几件文创产品,博物馆,这个曾经承载历史的“文化仓库”,正以破圈之势跃入大众生活。
国家文物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超12亿人次,文创收入同比激增65%,年轻人贡献了七成消费。千年文明与当代生活的碰撞,不仅激活了沉睡的文化基因,更催生出蓬勃的博物馆经济。博物馆正在以创新叙事不断拓展着文旅融合的边界,让千年文明在当代生活中焕发新生。
治愈系文创:文物变身情绪“充电宝”
“成都的博物馆太懂打工人了!看展顺便祛了‘班味’,这波情绪疗愈绝了!”今年“五一”假期,北京游客张丹在成都博物馆拎着中药造型的文创袋兴奋地说。她刚参加完成博推出的“经穴漆人·情绪疗愈场”快闪活动,这场把汉代文物玩出“治愈感”的创意体验,在社交媒体的传播中成为了年轻人的“新宠”。
作为成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出土于天回镇老官山汉墓的经穴漆人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经穴人体模型。如今,这件2000多年前的文物化身“解郁神器”,在三楼文创区的“情绪疗愈室”,游客选择“焦虑失眠”“内卷疲惫”等现代症状后,会有高颜值NPC扮演“古代医师”,用趣味药方搭配毛茸茸的“能量包”。
最有意思的是“情绪打包台”,参与者像模像样地完成“抓药煎制”的仪式感操作,最后收获一剂软萌的【经穴“不欺”人】疗“郁”套餐,把千年中医文化变成了可触摸的情绪慰藉。
当全球为LABUBU的治愈感着迷时,青羊区的博物馆也推出了自己的“萌宠”。杜甫草堂博物馆将诗圣的“茅屋”化身毛绒玩具,炸毛发型与生动表情既“惨”又萌。诗中的黄鹂、池中锦鲤乃至“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励志名句,都被赋予了软萌形态。金沙遗址博物馆则将商周大金面具制成呆萌零钱包,令人爱不释手。
更绝的是味觉治愈,今年五一期间,成都不少博物馆纷纷推出文创饮品:从古蜀文物雪糕到川式IP咖啡,从川辣甜品到诗意奶茶……各大博物馆纷纷将历史韵味与舌尖创意擦出“火花”。成都博物馆的石犀慕斯搭配灯影牛肉,麻辣内馅令人直呼“上头”;金沙遗址的“大金面具”雪糕,金黄芒果外壳还原文物造型,暗藏古蜀神秘;杜甫草堂的“浣花春露”甜品,则让人一品“窗含西岭千秋雪”的诗意。
从毛绒玩具到文博雪糕,博物馆文创早已超越“纪念品”范畴。当年轻人把“文物”抱在怀里、吃进嘴里,当节假日博物馆“一票难求”成为常态,这些会卖萌、能解压、可打卡的文创产品,正让千年历史从展柜走入日常生活。就像张丹说的:“现在逛博物馆,不仅能看文明的厚度,还能带走一份治愈的温度。”
打破边界:科技赋能博物馆跨场景叙事
如今的博物馆正通过多元创新,将观众体验推向全新维度。今年自然遗产日前夕,金沙遗址博物馆就完成了一次大胆尝试——把古蜀文明展览搬进民航客机的客舱。
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乘坐成都航空EU2805航班从成都双流飞往伊犁伊宁的乘客,一登机就收到了特别礼物:金沙遗址探秘手册、太阳神鸟文创等。这是金沙遗址博物馆联合成都航空开展的“翱翔古蜀·云端探秘”空中博物馆活动。
“各位乘客,请系好安全带,从座椅前方的宝藏盒中打开古蜀手册,我们的探秘之旅现在启航……”在身披“太阳神鸟”航徽的客机上,金沙遗址博物馆讲解员梁艳梅通过广播讲述金沙遗址的发现历程,以及太阳神鸟、黄金面具等文物故事。随后,有奖互动问答、VR设备沉浸式体验、探秘手册寻宝游戏和文物展示牌合影等活动轮番开展,让乘客们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3000年前的古蜀王国,度过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文化遗产日。
“没想到在万米高空能用VR眼镜看到3000年前的祭祀场景,太特别了!”来自广元的雷先生感叹道。在“太阳神鸟反映了什么神话故事”“黄金面具可能佩戴在什么物品上”等互动问答中,乘客的好奇心被不断激发。飞行中的客机化身为一座移动的“空中博物馆”,通过航空场景将文化送到每位乘客身边。
在科技力量的赋能下,博物馆的时空边界正被不断打破。步入四川博物院的中庭,你会发现仿佛自己“穿越”到了19世纪的法国:栩栩如生的高头大马和鬃毛披垂的小矮马等着载你走上一段长长的石板路,或是踏入金黄色的麦浪;神似贡多拉的尖头小船,准备带着你在罗纳河的水面上徜徉,看云朵在河岸上投下阴影,看星光在夜空中缓缓旋转……借助VR实现的虚拟现实,在声、光、影像的全方位环绕下,游客们得以亲身体验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之旅,与《星月夜》《向日葵》《麦田上的群鸦》等名画中的元素沉浸式互动。
这是四川博物院最新推出的“走进梵高数字艺术体验”项目,依托MR、VR、XR等先进的虚拟现实交互技术,让观众在虚拟世界中深度走进梵高的艺术宇宙。该体验项目将持续至2025年10月20日。
层出不穷的创新玩法,正深度激活博物馆的生命力。
从四川博物院的“走进梵高数字体验展”,到金沙遗址的“空中博物馆”,再到杜甫草堂的“浣花巴士”与微情景剧“端午话屈原”“诗坛知己”……青羊区的博物馆正完成从“高冷文化殿堂”到“网红沉浸剧场”的华丽转身。这些曾经以静态展陈为主的文化空间,如今通过数字技术与创意表达,让千年文明以可触摸、可参与的方式融入现代生活。
这场由博物馆引领的文化创新浪潮,是文旅融合时代下“让文物活起来”的深度实践。通过创新叙事、科技赋能多元体验,青羊区的博物馆不仅吸引了海量人气,更构建起“文化体验—消费转化—价值传播”的完整生态链,为全国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鲜活样本。当古蜀文明在云端绽放,当梵高画作在数字空间流转,博物馆正以全新姿态,成为连接历史与当下的文化桥梁。(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