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7月1日上午8点,广元市朝天区沙河镇“岭上盛境”荷塘薄雾未散,65岁的老党员杨国清已经踏入荷塘,挥舞着镰刀,刀锋划过之处,杂草应声而倒。“赶在游客来前把荷塘清清爽爽摆出来,这是咱党员的‘责任田’。”他沾满淤泥的胶鞋踩出一串脚印,与远处白墙黛瓦的村落、晨耕的农机构成一幅动态的乡村治理实景画。
在朝天区各乡镇,身着“红马甲”的党员先锋积极投身人居环境政治的身影已是常态。连日来,该区各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以“红色星期五”主题党日为载体,同步启动“党建+环境整治”专项行动,聚焦集镇、村庄的主次干道、河道沟渠、景区景点等重点区域,对乱堆乱放杂物、枯枝落叶杂草等突出问题开展集中攻坚,推动村镇村容村貌实现“蝶变跃升”,促使环境整治从“面子”向“里子”延伸,让乡村“颜值”更靓、“底色”更绿。
两河口镇文明实践所对旅游环线沿线进行排乱除杂和垃圾清理
除了以红色引擎驱动环境整治,沙河镇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还将党课课堂从会议室搬到田间地头,拓展和丰富了实景教学的内容,让党员教育更接地气、更有实效,进一步提升了党员队伍服务群众、带动发展的能力。
“从特色种植产业的兴起,到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每一个阶段都凝聚着党员们的智慧和汗水。”当天,在荷塘旁的庄稼地里,罗圈岩村党总支书记何思勇深情回顾村子在党建引领下,如何从贫困落后的小山村,发展成为如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的历程。
“田间地头就是我们的课堂,也是我们的战场。我们要把党课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带领乡亲们过上更红火的日子!”何思勇坦言,希望通过“整治现场+发展案例”的沉浸式教学,让党员在清杂修路、产业管护中领悟初心使命。
“以党建‘红心’引领人居环境‘焕新颜’,以党课‘新声’凝聚乡村振兴‘强动力’,构建起党建引领、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朝天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将人居环境整治现场、产业发展基地转化为生动的教学场景,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曾媛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 高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