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6月27日,绵阳市生态环境局召开2025年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记者获悉,由于今年以来绵阳市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役,绵阳市空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绵阳如诗如画卷般呈现在世人面前。
打好蓝天保卫战。印发《绵阳市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用好“五提示”工作机制;对全市88个重点行业企业实施污染物减排深度治理,完成53台工业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加快推进企业绩效评级“创B争A”,力争2025年创建A级企业2家、B级企业20家;推行道路扬尘“以克论净”管理,大气污染源清单与应急减排清单建设工作位居全省前列;利用绵阳市“天空地”大气污染溯源防控系统精准开展预测分析,今年绵阳累计启动重污染天气预警10天,为全省重点城市中启动预警响应最少的城市。
打好碧水保卫战。印发实施《绵阳市2025年度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细化分解35项工作内容;加强枯水期水质管控;完成涪江(绵阳段)美丽河湖建设与保护工作,编制完善《绵阳市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入河排污口整治“回头看”,持续巩固整治成效;对已完成整治的7条农村黑臭水体进行“回头看”,开展50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建设;争取2025年水利发展资金2844万元开展水土流失治理81.15平方公里。
打好净土保卫战。印发《绵阳市2025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细化分解24项重点任务、58项工作内容;将59家企业纳入2025年度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督促指导52家重点监管单位开展隐患排查“回头看”;持续推进5个优先监管地块风险管控及效果评估工作,完成27个拟转“一住两公”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加强固体废物管理,有序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推动新污染物治理,组织126家企业开展2025年化学物质环境信息统计调查工作;完成3家企业关停、技改项目,重金属减排比例达6.81%,超额并提前完成“十四五”重金属减排目标。
2025年1-5月,绵阳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19,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位列第61位,同比上升4位;PM2.5平均浓度41.0微克每立方米,同比改善4.2%;优良天数率83.4%。纳入国、省考核的20个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100%,其中17个断面水质类别达到或优于Ⅱ类;12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全市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持续保持100%。(唐秋月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蒋良明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