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侦查发现在阿克苏市西湖东北方向一公里处的湖面上1名群众被困,消防救援人员驾驶救援艇高速接近“落水者”,以“落水者”为中心,在水面上“画”出“O”字,利用离心力瞬间将人员安全转移至艇内,顺利完成救援……”这样有惊无险的一幕是新疆总队巴州支队阿克苏大队为进一步提升汛期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开展水域救援及防汛综合演练的一处缩影。
6月16日到6月19日,该大队在支队统一部署下,将队伍投送到复杂区域、陌生地带,按照“贴近实战、全员全装、分步合成、提高能力”的总体思路和要求,紧盯夏季防汛抗洪灾情形势,有效应对辖区防汛“七上八下”关键期,在紧盯任务设置难险课题,研究探索区域救援力量调配、水域救援技术战法上,全面检验队伍“走、打、吃、行、联、保”能力,不断锤炼指战员的综合素质和队伍遂行任务的能力水平。
为落实防汛工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该大队各级及时转换战备工作重点,修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按照“人员思想先到位、防讯形势早分析、战备工作精部署、人装结合提战力”的总体思路,切实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盯紧从“最初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的责任措施落实,以野外驻训、“两化”训练为契机,全力以赴做好夏季防汛抗洪灾情任务准备。
演练既是一次人装协同作战的实战化训练,更是对队伍“秒级响应、分钟出动、高效处置”综合救援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据了解,入夏以来,该大队聚焦任务需要,坚持“实战先实训”理念,着眼真实防汛抗洪、水上救援的最不利形势,广泛开展实战化演训,不断锻炼队伍、检验能力、补齐短板,提高救援能力和救援预案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全力以赴强化“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准备。
“水域救援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危险性高,任何紧急情况都有可能是一场生死较量。”演练现场,救援舟艇马达轰鸣、水面浪花翻腾,消防救援人员在自然水域真实环境下,连贯实施了无人机侦察、水下机器人搜救、抛绳救援、翻船自救、舟艇编队救援等8个实战内容的演训,同时根据地域、灾情特点,运用多种方式,广泛开展抗洪抢险实战演练,综合检验队伍水面搜救和城市排涝等科目,全面提升水域救援实战能力。
野外驻训不是简单的训练场地转换,能否打破思维定式,走出训练“舒适区”,在实战实训中淬炼全局意识、优化组训理念,对于队伍战斗力提升尤为重要。据该大队代理大队长张凯介绍,野外驻训展开前,他们在研究行动方案时感到,真实救援景况瞬息万变,实战化训练不能按部就班“一步一动”,必须保持随时待战、全时能战的备战状态,做到人员一下车就立即开展搜救溺水人员、孤岛转移营救、分队水域救援行动演练等相关科目训练、演练,切实用陌生地域的“生疏系数”提升实战救援的“打赢系数”。
长期‘固守一方’,即使练到‘轻车熟路’,上了救援场也可能‘水土不服’。”据了解,此次拉练,该大队牢固树立“离开营区即进入战斗,展开驻训就按照转入实战”的观念,坚持“实打实”“硬碰硬”“真场景”,坚持训练演练为救援任务与实战结合,紧贴实战锤炼队伍应急响应、实战救援、综合保障等能力。
(张新海)中国改革报李振峰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