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西部开发-中国改革报看西部开发,西部开发改革发展新闻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木垒县西吉尔镇水磨沟村:筑“蜂巢式”站点 做“蜜蜂式”先锋战士

2025-06-16 13:25:55 来源:中国改革报-改革网 

近年来,木垒县西吉尔镇水磨沟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持续分层协作,以“蜂巢式”实践站为核心,志愿者为“蜜蜂”,责任区为“蜂孔”,志愿小分队为“蜂格”,形成“蜂巢式”大志愿服务的格局,通过实践站策划组织一系列接地气、暖人心的文明实践活动,给群众呈上一桌丰盛的精神文化盛宴,将文明新风展示的触角延伸至村民生活的角角落落,让文明实践之花处处盛放。先后荣获“国家级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国家4A级旅游景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昌吉州示范点”等荣誉称号。

image.png

沟村志愿者为村民解读政策。彭水磨国民/摄

基础筑巢引蜂群:红马甲串起民生服务网

秉持“文明服务先行、队伍力量壮大、群众喜笑颜开”的宗旨,由党员、青年、乡贤等组成30人的养心水磨沟志愿服务队。自成立以来,始终以“点单式”服务、“上门式”送餐等形式多样的志愿行动和服务口碑,成为街坊邻居口里的“贴心人”。为更好地提升服务效能,实践站推出“敬老、爱老、孝老”系列专题活动,定期为独居老人送上“健康义诊+理发+送餐”等亮点纷呈的暖心套餐,现已成为实践站每日的期盼,红马甲志愿行也成为街头巷尾家长里短的一张靓丽名片,像詹发容义务帮助村民免费维修农机、朱建德发展无人植保机带领村民增收致富等暖心故事已成为群众口中的“大明星”。实践站成立以来,累计点单300余次,服务独居老人1000人次,家庭式贴心服务凝聚起了万家灯火暖四季的良好新风尚。

群心筑格传文明:乡音土语唱响新风尚

水磨沟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坚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文明新风尚深入人心,开展以“小讲堂”讲透“大道理”的理论宣传,把党音转换为群众宣传的收音机,用通俗易懂的“囊”语言让群众爱上听政策,实现了党的好政策成为街头巷尾邻里之间闲聊的好话题。实践站还把愿意学愿意讲的“百姓名嘴”组建成实践站的政策名嘴推广员,用他们自己喜欢的方式,将政策和家乡文明风尚用方言快板、情景剧等模式串烧起来,像《傻妞相亲》《站台串烧》等移风易俗文艺节目,赢得了网友的一致称赞。现在惠农惠民政策、乡村振兴新变化、麦田记忆等已成为群众向亲朋好友、游客唠家常离不开的话题。

image.png

水磨沟村志愿者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活动。彭国民/摄

蜂孔填蜜明责任:积分机制激活治理动能

以文明创建、各类评选为契机,实践站始终把“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的三亮工作模式贯穿于志愿行全过程,并建立“群众点单+实践站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全流程责任机制,为蜜蜂采蜜搭建良好的文化阵地。实践站每年举办15余场主题活动,通过“文明积分+惠民服务日”双轮驱动,累计化解纠纷60余起,兑换积分150余次,引导村民积极争取文明积分,成为邻里互助的“大明星”;创新开创红白理事会,制定婚丧嫁娶简办标准,服务队员带头签订承诺书,村民办事费用平均降低60%,真正实现文明实践与志愿行的双向赋能,让实践站成为群众“推门可见、触手可及”的幸福家园。

如今的水磨沟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文明实践为笔,以民心民情为墨,书写着崇德向善、文化繁荣、和谐幸福的文明答卷。下一步,水磨沟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持续深化“全流程责任机制”以及“三亮”工作法,筑“蜂巢式”站点,做“蜜蜂式”先锋战士,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聚满蜂格能量,书写新时代文明实践新篇章。

(彭国民)中国改革报李振峰报道

[责任编辑:孔梵]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