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四川-中国改革报看四川,四川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周末接待量超2000人次!都江堰市朱家湾“林盘经济”出圈了

2025-06-13 15:40:26 来源:都江堰发布 

仲夏时节的石羊镇朱家湾林盘,参天大树织就翡翠穹顶,潺潺溪水穿行青石之间。来自成都的游客周康带着客户漫步林间,忍不住赞叹:“半年不见,这里新增了瀑布景观、森系茶室,在26度的夏天喝茶谈合作,这是非常巴适的商务体验。”

这份惬意背后,是马祖社区与商户历时12年的创新探索。通过“生态筑基+场景焕新”双轮驱动,这个传统川西林盘已蜕变为周末接待量超2000人次的网红打卡地。数据显示,自今年4月以来,游客量同比增长20%,商户单日最高营收突破万元,成为都江堰乡村振兴的鲜活范本。

场景焕新带来多元体验

走进朱家湾林盘,扑面而来的是淙淙黑石河与高大水杉树交织的清凉。绿光森林营地入口处的“涌泉小景”正汩汩涌动,吸引几位爱美的女士拍照打卡。放眼望去,泉水顺溪流潺潺而过,架在小溪上的秋千,沿小径栽植的绣球花和绿植,倚靠着红墙的餐桌铺着白色的蕾丝……给人一种这里既是森林营地,又是花园秘境的体验感。

“我们不只是卖茶,更是提供‘森林时间’体验”。”绿光森林主理人杨玉莹指着功能分区介绍:左侧的“森系会客厅”配备智能投影设备,满足团建会议需求;中庭的“仲夏夜之梦”专区布满发光装置,专为夜间经济打造;深处的“云端花园”则提供求婚定制服务。营地从最初的单一茶饮服务,升级为涵盖团建会议、婚庆策划、自然教育的复合业态,客单消费人均百元以上。

作为年轻的创客,今年28岁的杨玉莹从事营地经营已三年,她抓住年轻人的消费心理,为营地注入年轻、时尚的元素,并讲究多元变化,充分运用新媒体运营手段获客,如今一到节假日营地早早就预订满园,最高销量突破万元。

依托资源打造“亲水经济”

森林小院的帷幔高高悬挂于林中,作为4月初刚上新的应用场景,主理人徐应强充分运用了本地丰富的水资源,打造了多个人造喷泉、水池等“水景观”。营地入口处有一个不大的池子,池中间矗立着喷泉景观,静态时觉得平淡无奇,可随着电闸开启,泉水呈喷涌之势,哗啦啦喷出一米多高的水柱,几分钟就把池子注满了。这一静一动前后的对比反差,吸引了多位茶客前来围观。

而另一边,一面喷泉墙顺流而下,给凉亭中的茶客带来阵阵清凉,摆放在桌上的小微盆景似乎也被这夏日的清凉所感染,微微颔首点头。

作为朱家湾林盘本地人,徐应强之前一直在外创业。今年年初,他瞅准机会,盘下了前经营者留下的朴素小院,将之改造成多场景水景观小院,增设了凉亭和儿童游乐设施,而青砖、茅草的运用营造了乡村感,徐应强告诉记者,“随着人们消费体验感的变化,我们借势水资源,设计瀑布、喷泉、溪流等园林景观,成为亲子家庭的最爱。”

社区+商户共治共享

“我们卖的不仅是茶,也是生态环境,更是不断增强的消费体验感。”社区党委书记范小波坦言,今年,商家纷纷推出“订单式服务”,商家从单一茶饮升级为“烤肉+下午茶”"团建+求婚”等套餐,客单价提升3倍以上。

商家的求新求变也具有强烈的带动效应。同欣园商户梁全章已将改造计划提上日程,“计划人工引水一面瀑布墙,设计可循环沟渠,打造一个亲子乐园。”这位本地经营者坦言,眼见年轻创客们通过“抖音”“小红书”引流成功,他的传统茶坊也决心转型,目前,他已经给自己的营地增设了鲜花绿植,旨在共同营造优美环境。

“目前,朱家湾林盘共有16户商家,已有2户商家向社区提交改造申请,一家比一家卷的良性竞争让林盘活力十足。”范小波介绍,社区通过三项举措破解发展瓶颈:集中流转土地,避免无序开发;统一规划业态,确保一户一特色;采取统一管理,村民参与分红的模式实现“共富”。据了解,去年底,部分小组村民最高分红3000元左右。

如今,朱家湾林盘的经验已吸引郫都、温江等地的考察团前来取经。商户们算了一笔账:环境好了,游客多了,今年夏季收入同比增三成,“绿水青山真的变成了金山银山”。  

“社区还要不断完善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比如改造公厕、增设停车场等,不断满足游客的需求。”范小波介绍,社区将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商家实现产品升级、服务迭代和品牌输出。

记者了解到,朱家湾林盘自2013年运营以来,从“生态引流”到“品质留客”的实践证明:生态资源与创新运营的化学反应,足以让乡村持续“保鲜”。这个夏天,不妨来这里感受“林盘经济”的升级魅力——看的是风景,享的是体验,带走的是乡村振兴的智慧。

[责任编辑:苏琬婷]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