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推动惠企政策“全量归集”、惠企事项“一键申报”、政策解读“一目了然”,广元市政务服务和数据局以“九化”举措为企业办实事、解企困、优服务,全力推动各项惠企政策直达快兑,最大限度支持企业稳生产、经济稳增长,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全面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广元市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摄影:高寒
政策梳理“全量化”。对国省市县(区)出台并在本级落实的现行有效惠企政策,按照财政支持、税收优惠、费金减免等政策类别进行全面梳理,分类汇总,并在助(惠)企“广圆享”平台政策超市板块进行公开发布,实现政策“一网集成”。
事项拆解“颗粒化”。按照颗粒化要求,对政策文件进行精细化、规范化、标签化拆解,形成可操作的惠企事项清单。逐项明确政策申报时间、申请条件、申请材料、办理流程等核心要素,形成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等类型的惠企事项清单,确保政策兑付办理标准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便于企业申报。
政策解读“多样化”。组织涉企行业主管部门采取文字、图文、音频、视频解读等方式,细化政策适用场景,提炼政策核心要点,提升政策解读的精准性、有效性。颗粒化解读包含政策类别、政策类型、申报条件、兑现标准、申请材料等16个要素的标准化、规范化惠企事项,将复杂难懂的惠企政策变成条款清晰、简单明了的解读,让企业一读就懂。
“广圆享”平台。摄影:高寒
政策推送“精准化”。根据颗粒化拆解的惠企政策类型、申报对象、兑现标准和企业注册信息,系统智能识别和匹配应覆盖的企业名单,主动向名单内的企业精准推送政策,也可通过人工手动推送、企业自行订阅等方式,推动企业找政策向政策找企业转变。
查询申报“智能化”。依托四川政务服务网广元分站点建成助企惠企“广圆享”平台,部署本地化DeepSeek AI助手,同步打造手机移动端应用“天府通办APP”,收录国省市县(区)出台的惠企政策原文,为企业提供政策查询、事项申报、政策推送等7×24小时在线服务,方便企业查询政策一目了然、申报政策一点就成。
资金管理“规范化”。财政部门已出台《广元市设立惠企政策资金池实施方案》,成功构建涵盖1个市本级、7个县(区)级、1个经开区惠企政策兑现资金池体系,通过分年度制定“兑现惠企政策资金需求计划”和“分配方案”,实现对各部门分散惠企资金的统一纳管。不仅规范了资金的使用范围、预算申报、资金拨付等流程,还强化了预算绩效管理及运用,通过适时财政绩效评价,确保资金使用规范安全高效及资金池的有序运行。
审批兑现“高效化”。进一步优化申报流程、简化审核环节、精简审核材料、压缩审核时限,打造惠企政策“一窗受理、全程帮办、一站兑付”服务模式,降低企业申兑成本,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如:广元市口岸和物流发展中心惠企事项“航线轧差资金补助”,承诺办理时间30个工作日,实际用时5个工作日,将2950.96万元补助资金兑现至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办理提速83%。
政策评估“全面化”。政策评估实现“程序化”,确保惠企政策在事前、事中、事后得到全面评估。在惠企政策制定之初,各行业主管部门广泛征求企业、部门等各方意见,对政策的可行性、合法性和适应性进行全方位考量。政策执行过程中,依据企业实际需求及产业发展导向,灵活调整或修改不适应条款。待政策执行完毕后,还需对政策实施整体成效、是否达成预期目标、是否实现预期效果,以及企业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等进行综合评估,为今后政策制定与实施提供参考。
政策宣传“常态化”。市政务服务和数据局牵头制定了《构建惠企政策“三员互动”机制工作方案》,要求涉企部门培养一名政策解读员、园区明确一名驻企服务员、惠企专窗指定一名统筹协调服务专管员,通过“三员互动”及“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深入开展政策宣传活动。活动范围覆盖了大厅、中心、企业、园区、驿站等多个场所,有效促进了政企联动,实现了政策宣传服务对经营主体的全覆盖。
目前已归集各类政策文件100余份,梳理惠企事项主项400余项、情形项800余项,向企业精准推送政策2.8万余次,服务企业3000余家,为112家企业匹配政策5600余次,兑现减免和奖补惠企资金5.7亿元,惠及企业2.7万余家/次。巡回讲解惠企政策16场次,开展特色服务3800余次,服务企业0.9万余家。(中国改革报、改革网 高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