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四川-中国改革报看四川,四川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粮桑共生” 铺就增收新路子

2025-06-05 16:55:29 来源:本网专稿 

芒种时节,四川省凉山州德昌县永郎镇桑园叠翠。果农张碧刚抹了把额头的汗珠,望着已经夏伐的桑园,采摘桑椹的疲惫已一扫而光。在他脚边,新播下的豆种正吮吸着雨露悄然萌发。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正演绎着“桑荫蔽日粮满仓”的丰收序曲。

豆雨落桑田:一亩地里的“双生计”

雨季的泥土芬芳中,一场特殊的“接力赛”正在上演。县农业农村局调运的22866公斤优质大豆种子,带着政策的温度分发到农户手中。农技员刘俊杰蹲在田垄边,捏起湿润的泥土向村民讲解:“夏伐后的桑树枝叶遮阴保墒,套种的豆苗根系固土锁水,一场雨能养两样宝!”铁锄翻飞间,金黄的豆粒在桑树间隙扎下根来,土地利用率跃升25%,“一亩双收”的智慧在阡陌间生根发芽。

绿荫藏金钥:循环农业激活“桑下经济”

桑园深处,生态循环的密码悄然运转。桑叶养蚕、桑果生金,桑下空间则变身“立体粮仓”——大豆饱满、红薯丰硕。永郎镇包村干部陈龙的笔记本写满密密麻麻的数据:“过去桑树休整期地闲着,现在‘粮桑共生’让亩均增收超2400元。”这份“地上种桑、桑下种粮、资源循环”的绿色账本,正成为乡村产业韧性的生动注脚。

细雨润希望:干群同心绘就“共富图”

骤雨初歇,永郎镇可郎村的田埂上人影攒动。镇村干部挽着裤腿,与农户合力疏通沟渠。“雨季是套种作物的黄金期,排水防涝一刻耽误不得!”纪委书记、村监委主任严万友抹去脸上的泥点喊道。当万千株新苗在桑荫下舒展腰身,干部与群众沾满泥土的脚印,已叠成通向共同富裕的坚实路基。

从桑果压枝的紫云,到豆苗破土的碧浪;从精耕细作的汗水,到田间地头的笑颜——永郎镇以“粮桑套种”这把金钥匙,打开了土地增效、农民增收的双赢之门。当季风裹挟雨露掠过安宁河谷,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一场关于生态与生计的和谐共生实践,正结出沉甸甸的金色果实。(张念)

 

[责任编辑:苏琬婷]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