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在四川省凉山州会东县的广袤田野上,一场关于烟叶种植的科技变革正悄然发生。5月11日,会东县今年的烟叶移栽工作已圆满收官,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该县在烟叶传统种植的基础上,大力推广膜下、膜上滴灌技术,为烟草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动能,也为烟农增收致富开辟了新路径。
近日,记者走进马头山烟田,一幅现代农业的画卷徐徐展开。黑色的滴灌带如同“血管”般密布于烟垄之间,清澈的水流通过管道精准滴入每株烟苗根部,为烟苗生长输送着“生命之水”。鲹鱼河镇马头山村七组的烟农黎庭国便是滴灌技术的众多受益者之一。今年,他种植了51亩烟叶,其中20亩采用了滴灌技术。说起这项技术,黎庭国说:“我去年就开始使用滴灌了,这真的是个好东西!通过去年的实践,我总结出了不少好处。第一是省工,第二是省肥,第三还能提高我们烟农的收入和产量。就拿一亩烟叶来说,使用滴灌后能节省四到五个劳动力。特别感谢烟草公司和政府的大力支持,让我们能体验到科学种烟的优势。”
滴灌技术带来的改变,不仅体现在黎庭国的直观感受中,更有着实实在在的数据支撑。科技赋能让种烟从过去“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逐步转向“靠技增收”的主动模式。滴灌系统可依据烟株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水特征,灵活调节水量,这一特性有利于土壤中肥料快速溶解,从而更好地促进烟株生长发育。与传统灌溉方式相比,采用滴灌技术的烟田节水超50%,节肥达20% -30%,成为干旱环境下栽烟高效利用水资源的理想灌溉方式。
在滴灌技术的推广过程中,会东县各相关部门和单位齐心协力、多措并举。椿河烟叶收购站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椿河烟叶收购站站长陈文华介绍:“为确保今年滴灌技术的顺利推广和应用,我们在三月底至四月初,分村社召开了七次以上群众会,向烟农宣传滴灌在节水、节肥、省工、稳产增产等方面的优势。为了让每一位烟农都能了解这项技术,除了现场讲解,我们还在微信群中下发详细资料进行宣传。目前,椿河烟站滴灌技术的推广面积已达两千余亩。”
今年,会东县创新采用“行业 +政府补贴 +烟农自筹”模式,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的滴灌技术,推广面积更是达到了10万亩。滴灌技术与膜下小苗移栽技术相结合,形成了一套科学高效的最佳种植组合,为烟农增产增收提供了坚实保障。在推广工作中,各部门精心组织、科学规划,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共召开群众会160余场,确保每一项技术措施都能精准落地,让烟农切实享受到科技带来的实惠。
下一步,会东县将持续加大烟叶滴灌技术的推广力度,不断完善技术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烟农的劳动效益。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技术培训和指导力度,确保烟叶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都能获得及时、充足的水分供应,为高质量烟叶生产筑牢根基。同时,会东县还将以烟叶产业为依托,积极探索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注入强劲动力,让会东县的烟草产业在科技的引领下,绽放出更加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余云换 刘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