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四川-中国改革报看四川,四川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资阳乐至:西瓜产业“甜蜜”乡村振兴路

2025-05-27 14:02:13 来源:本网专稿 

本网讯 日前,记者走进资阳市乐至县童家镇与东山镇的广袤瓜田,只见连片的藤蔓郁郁葱葱,圆润饱满的西瓜在绿叶掩映下若隐若现,处处涌动着乡村振兴的蓬勃生机。近年来,乐至县立足资源禀赋,在童家、东山两镇因地制宜发展西瓜产业,通过“科技赋能+市场驱动”双轮发力,不仅让传统农业焕发新活力,更在希望的田野上蹚出了一条特色产业振兴的新路径。

星桥村种植基地的西瓜

在童家镇星桥村集体经济西瓜种植基地内,现代化大棚整齐排列,翠绿的藤蔓间,浑圆的西瓜缀满其间。依托专项扶持资金建设的标准化设施,已经迎来大棚西瓜种植的第2个年头,逐步成为当地特色农业的靓丽名片。

童家镇镇、村干部查看西瓜成熟度和品质

“我们基地今年种植西瓜近30亩,目前棚内的西瓜有美都、口口脆等4个品种,亩产大概4000斤左右。与去年相比,西瓜产值总体增长15%。”星桥村党支部书记唐建平告诉记者,科技赋能是产量和品质提升的关键。从选种育苗到后续管理,从病虫害防治到人工授粉,全流程融入现代农业技术。村里组建的专业技术团队定期邀请农业专家现场指导,为产业持续发展注入智慧动能。

星桥村驻村第一书记吴中波,更是全身心投入到基地的发展中。从土壤改良到品种引进,从品质管控到精细化管理,始终践行着做强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使命担当。“我们不仅要种出好西瓜,还要探索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模式,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吴中波的话语中透着坚定。

王菊兰的西瓜种植基地

在东山镇赛老村9组,种植大户王菊兰的瓜田里同样生机勃勃。“我们基地的西瓜品种主要是8424冰糖瓜、早佳,今年西瓜长势还不错,预计亩产7000斤左右。”王菊兰说。

正在装车的冰糖瓜

据悉,王菊兰的西瓜产业主要采取“订单农业+灵活用工”模式,既保障了稳定销路,又通过灵活用工机制为周边村民创造就业岗位。“现在既能照顾家里老人,每天还有务工收入。”正在分拣西瓜的村民张大姐笑着说道。这种“离土不离乡”的就业模式,让十余户家庭实现增收顾家两不误。瓜田里,满载8424冰糖瓜的运输车整装待发,这些清晨现采的鲜果即将通过高效物流进入成都市场。

童家镇以党建引领,聚集起“授粉尖兵团”“春耕先锋队”,采用“老把式+新农人”的传帮带模式培养本土技术能手15人,在西瓜管护关键期,党员干部深入瓜田示范指导,带动群众共享“瓜”分甜蜜。东山镇则通过土地流转盘活资源,激活“家门口就业”模式,让本村10余名村民在拔草、授粉、采摘等工作中,实现了“顾家挣钱两不误”。

从设施农业到特色种植,从科技兴农到市场拓销,乐至县童家镇、东山镇以瓜为媒蹚出的致富新路,既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更在乡村振兴中结出了致富“甜蜜硕果”。(张凤莉 姚阳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 唐元龙)

 

[责任编辑:苏琬婷]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