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5月9日,走进广元市利州区万缘街道万和村红梨产业园,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刨坑、放苗、压土……一排排红梨树下,10余名村民正热火朝天地忙着栽种蔬菜,阳光下的一株株幼苗为果园增添了无限希望。
“梨树植株间距较大,生长周期也比较长。辣椒生长周期短,4个月左右就能采收,辣椒与梨树套种,在光照、水肥需求方面形成互补,还能抑制杂草生长。”万和村党支部书记石磊介绍道,早在去年3月,万和村就开始尝试红梨林下套种。
据其介绍,今年,万和村红梨园区计划实施果蔬套种面积达2500亩,除套种辣椒以外,还将因地制宜发展茄子、南瓜、番茄等特色种植项目。
万和村党支部书记石磊算了一笔增收账:“按当前市场行情估算,果蔬套种每亩地年均可增收700元,预计每年为村集体创收2万元。同时,套种产业能为近40户村民提供家门口的临时务工岗位,让大家多了一份稳定收入。”
“以前果树休眠期,我们只能等活干。现在一年四季都有活干,钱包也跟着鼓起来了!”正在园区忙碌的村民梁清香满脸笑意,道出了发展套种产业带来的新变化。
树上红梨挂果、树下蔬菜飘香。万和村红梨树下套种蔬菜仅是利州区发展“林下经济”的一个缩影。
“林下套种不仅节省了人工和肥料成本,同时,通过科学轮作,土地单位面积产出大幅提升,实现土地利用最大化、收益最大化。”据该区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利州区兼顾生态保护与产业效益,从示范基地建设、全产业链配套支持等方面着力,积极探索果蔬、果药等套种模式,并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周边村民增收致富。目前,全区已建成林下种植示范基地1万亩。
下一步,该区将持续探索“林下经济”套种模式,通过资源整合、科学规划种植周期、优化田间管理技术,实现“一地多收”,让套种“套”出致富新路子,点燃乡村产业振兴新引擎。(陈昕 郭桂花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 高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