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芳菲,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市绿水镇蓝莓现代农业园区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60多名采摘工人轻车熟路穿梭在蓝莓丛中,娴熟地开展蓝莓采摘工作。伴随和煦的暖风,绿水镇这片红土地上,一幅以蓝莓产业撬动致富增收的“富春山居图”正徐徐展开。
开辟产业破局路径,提高经济效益
实施“村党委+园区+合作社+承包商”运营模式,投资1000余万元,流转闲置集体土地200余亩,打造蓝莓现代农业园区,做优做强特色现代农业,每年为村集体增收20万元。“今年蓝莓长势喜人,挂果率高,按现在的市价来看,年底收益保守都能到500多万元”。承包商郑永琦自信的说道。
探索联农带农机制,促进群众增收
“看到村里高书记在村组群发蓝莓园区招工的消息,我就果断报了名,现在每月都有5000多块钱的收入,还没有了出去打工照顾不到娃娃的后顾之忧”。村民叶祥翠脸上洋溢着满意笑容。蓝莓园区创建之后,周边150多位村民就近务工,他们有的采摘,有的搬运,有的搭棚,有的栽种,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增收,特别是孩子年龄还小的“宝妈”,真正实现了“挣钱带娃”两不误。
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实现产销相宜
“‘花香’这个蓝莓品种算是选对了,很受市场欢迎,每天从园区发出去的蓝莓都有10卡车”。园区管理人员廖俊钦介绍道。绿水镇蓝莓现代农业园区实施“订单式”生产,先找销路,再种蓝莓,实现园区与市场的“点对点”,有效规避滞销风险,今年预计将有200多吨优质有机蓝莓鲜果流向北京、上海、成都、昆明等市场。
在绿水镇这片海拔接近2000米的高原红土地上,一群“蓝精灵”正跟随着春天的脚步,在蓝莓园区茁壮成长,为村民打开致富增收的新密码。(李祖斌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 唐元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