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4月29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在四川新闻发布厅举行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四川)新闻发布会,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罗文全介绍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省经济合作局二级巡视员纪云文,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新经济发展委员会党组书记,局长、主任赵春淦答记者问。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罗文全介绍情况。(摄影:高寒)
“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是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转移示范平台。”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罗文全介绍,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四川)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将于5月8日至10日在四川成都举行,是我省继去年首次举办后的第二次举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目前各项筹备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本次活动以“共享战略新机遇,同筑圈链新生态”为主题,旨在依托“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机遇,发挥四川作为国家战略腹地的独特优势,持续深化与东部地区的产业合作,吸引更多企业和项目选择四川、落地四川,进一步建强产业链、优化产业生态圈,积极服务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发展。
据了解,围绕活动主题,四川省策划了“综合活动+专题活动”的系列活动安排。综合活动,包含重点企业座谈、重要嘉宾会见、开幕式等。专题活动,主要围绕四川省“15+N”重点产业链展开,由产业链主承载地或协同发展地人民政府与牵头省直部门联合承办,相关协同发展市(州)政府共同协办,专题活动分别围绕人工智能、新型显示和软件产业,航空航天及低空经济产业,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新能源产业,化工新材料及绿色建材产业,高端能源装备产业,医药健康产业,食品轻纺产业等重点产业链细分领域组织8场专题对接活动。
目前,参会嘉宾报名积极踊跃,已收到1000余家企业的参会报名信息,省外有转移意向的产业项目超过300个、投资总额超过300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更加突出项目牵引,坚持把项目工作作为对接活动成功的关键。在承接转移的区域上,重点锚定长三角、珠三角、大湾区、京津冀等地区;在承接转移的领域上,重点锚定人工智能、集成电路、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引进落地一批能级高、规模大、辐射带动强的优质产业项目和产业链核心企业。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四川省各市(州)累计开展小分队拜访等活动超过700余次,组织省外产业推介活动超过40场。更加突出圈链思维,各专题活动均以产业链为纽带,一链一清单、一链一图谱,明确承接转移的关键领域、目标企业和重点项目,全省上下树立“一盘棋”思想,由主承载市(州)“领头”,协同市州、参与市州和省直相关部门协同合作,坚持项目共引、客商共邀、产业共建、生态共育,结合本地区实际和比较优势,各尽所能、各扬所长,精准对接转移的重点领域和链主企业,打造互利共赢的产业链生态圈。。更加突出简约实效,真正把活动的“流量”转化为产业的“增量”。
新闻发布会现场
据了解,四川已经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31个制造业大类的省份,在全国产业发展版图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
罗文全说:“这几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产业转移的决策部署,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大力支持下,聚焦国家所需和四川所能,精准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有力促进了重点产业建圈强链和四川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据介绍,从产业转移效果看,去年的产业转移对接活动现场签约项目157个、总投资超2300亿元,其中超过85%的签约项目来自上海、广东、浙江、福建等东部地区,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电子信息等3个优势产业的签约项目数量分别占36%、23%、20%。
“我们对签约项目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分类纳入省市县各级重点项目库,强化协调服务和要素保障,推动转移项目加快建设,今年一季度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分别增长7.2%、18.1%,比全国增速高0.7、6.1个百分点。”罗文全表示,一季度工业的发展,离不开产业转移项目作出的积极贡献。(中国改革报、改革网 高寒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