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喀什瑞淼电力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办公楼走廊里,此起彼伏的呼唤声勾勒出一道独特风景线——“图主任,这个系统参数您帮我把把关。”“图主任,灌溉用电方案您帮我看一下。”被同事们争相“麻烦”的是共产党员图尔贡·麦麦提,一位扎根电力一线的工程师。30载栉风沐雨,这位电力老兵用匠心守护万家灯火,以真情浇灌民族团结之花,用光阴诠释着“知识造福家乡”的初心。
“父亲说,知识的根要扎在养育自己的土地上。”1991年,在新疆工学院毕业的图尔贡面对留校任教的机遇,毅然背起行囊回到喀什。
“灯亮不亮我不知道,但蜡烛总能亮。”是当时喀什用电的生动写照。电力供应不稳定、不充沛,停电对居民而言是常态。面对现状,在泽普石油热电厂工作的图尔贡一头扎进技术革新中,2年时间里,他研发出双燃料混合燃烧发动机,充分把天然气利用起来,通过天然气与柴油混合燃烧,降低机组能耗,节约燃料成本,增加发电量。
“多一度电,就是让百姓家中多一点亮。”图尔贡说。转战疏附县电力系统的20余年,图尔贡始终冲锋在基层电力建设最前线。担任供电所副所长期间,他参与“国家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工程,跑遍疏附县各个乡镇,通过优化电网结构使电线损耗率显著下降,相关论文在《西北电网》杂志发表;在音萨克、吾库萨克等3座水电站担任站长期间,他带领团队完成全自动化设备改造,保障发电指标任务完成。2010年,由他主导的企业文化建设方案通过自治区水利厅验收,为边疆电力企业树立起现代化管理标杆。
如今的音萨克水电站已实现全自动化操作,日均发电量达90000千瓦,电子操控室里跳动的电流数据,两岸照亮黑夜的灯光,正是他“创建一流发电站”愿景的生动注脚。
2015年起,图尔贡又多了一个新身份——驻村工作队队长。在木什乡、站敏乡、乌帕尔镇的田间地头,他用脚步丈量民情:抢救突发心脏病群众、为八旬孤老办理医保、帮留守儿童解决就学问题、带领村民建设乡村生产车间……驻村期间,他推动建成农村家庭电影院、民族团结公园等多处民生工程,发动妇女创办夜市带动就业,组织“互助队”帮扶农户完成夏收秋收,双手磨出的老茧成了他最珍贵的“勋章”。
在疏附县托克扎克镇红旗村(原疏附县良种繁育场),他推动打造的千亩温室大棚项目如今已成“金色粮仓”,每亩年收益1000元,村民陈英漫步在干净整洁的村路上说:“图厂长当初带着我们建大棚、修公路、美化环境,让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2023年回到企业后,图尔贡通过“抓发展、抓效益、抓队伍、抓管理、抓稳定”5项机制,带动员工争优创先,超额完成各项生产指标任务。同事们总说:“图主席办公室的灯光,比喀什的星空还要亮。”这位56岁的“老电力人”依然保持为民发电的初心,在工会主席、办公室主任的多个岗位上,继续为产业建设改革出谋划策。
30载春华秋实,图尔贡用行动诠释了“劳模”的意义,正如他在工作日志中写的那样,“把群众的小事当成自家的大事,平凡的岗位也能创造永恒的价值。”这既是图尔贡的人生信条,更是一位共产党员献给喀什大地的炽热“情书”。
(喀什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侯立超 吕有文 董帅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