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谱写时代华章,奋斗创造美好未来。在祖国西部的能源热土上,我国最大超深油气田——塔里木油田千里探区沐浴五月骄阳,升腾奋斗热情。这个“五一”假期,戈壁荒野中屹立的钻机轰鸣未歇,输气管道里奔流的“蓝金”芬芳不已,科研图纸前的投影坚毅如铁……在塔里木油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各岗各行,无数为民坚守的身姿,跃动在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宏伟蓝图里,汇成这一曲铿锵而悠扬的石油劳动者之歌——
第一乐章:用责任守护安全
演奏者:监督中心HSE库车监督组监督胡忠平41岁
在油田安全生产的战线上,有这样一位默默耕耘的守护者——胡忠平,41岁的他,自2007年投身安全工作以来,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2020年3月,胡忠平转岗从事油田HSE监督站监督工作。此后,他频繁深入各场站,为基层单位提供现场指导。面对生产现场高危作业中的难点、热点问题,他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逐一排解,为各单位理顺工作流程。他耐心地向现场员工传授安全体系知识,助力中心HSE体系在各单位顺利推行,有效提升了HSE监督站的管理水平,为油田各单位安全生产任务的完成保驾护航。
在HSE监督知识的学习上,胡忠平展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和专注度。他认真努力、积极钻研,始终保持不断学习的状态,业务知识储备丰富。在公司组织的HSE“以老带新”培训工作中,他主动承担起教员职责,精心编制培训课件。
胡忠平善于思考,能结合实际安全管理需求,提出许多具有创新性的建议和意见。这些建议和意见为监督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确保了HSE库车监督组各项安全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
胡忠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他是油田安全生产战线上的一面旗帜,激励着更多人投身到安全工作中,为油田的安全发展贡献力量。
胡忠平在大北新区地面工程现场对工艺管线、阀门进行检查。
第二乐章:什么工作都得尽善尽美
演奏者:博大采油气管理区高级技师、集团公司技能专家 吴有明 50岁
作为自治区首批新疆工匠及集团公司技能专家,吴有明以矢志不渝的坚持和创新,在技艺上追求精益求精,在传承上追求尽善尽美,搭建好人才阶梯,全力以赴守好每一口井,供好每一方气。
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在技艺上精雕细琢,在传承上倾尽全力。作为吴有明创新工作室领衔人,面对博孜 -大北气田“三超一高”的开发难题,他带领团队深入钻研,全力寻找破局之法,同时大力培育技能人才。2024年,他领衔完成5项攻关课题,解决78项一线难题,创造效益500万元。
在2024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采气工大赛中,他担任金牌教练,精心组织油田集训备赛。在他的悉心指导下,选手们取得两名个人金牌、一名团队金奖和团体一等奖的油田历史最佳成绩,塔里木油田公司也荣获团体一等奖。
吴有明深知细节决定成败,他常对徒弟说:“小数点的后三位可能是胜负的关键。”除了带徒,他还推出站内外技能人才结对子活动,促进互通互学,提升员工全局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吴有明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他如同一座灯塔,在油气领域照亮前行道路,激励着更多人为能源事业拼搏奋斗。
吴有明在大北18新井进行投产前的检查。
第三乐章:“新兵”的青春担当
演奏者:迪那采油气管理区牙哈处理站(牙哈油气运维中心)天然气净化操作主岗 马海龙 24岁
2021年,他从秀美的伊犁草原来到壮美的塔里木盆地。4年里,他未被环境改变所羁绊,而是全身心投入油田建设。
在迪那采油气管理区牙哈处理站运行工作中,马海龙深知冬季保供责任重大,常深入生产现场为设备排除故障。处理站首次组建甲方运行班组时,他主动挑起工艺运行操作主岗重担。装置运行期间,他深度参与并组织处理博孜凝析油稳定装置换热异常、博孜脱乙烷塔顶异常冻堵等10余次应急处置,带领员工完成天然气自压外输、储气库与非储气库运行模式切换等操作,检修前还独立组织完成燃料气、放空气回收改造、试压及投运等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
此外,他积极参与处理站重点工程与装置年度检修,高效编制11项检修方案,高质量完成11项检修任务,为装置如期投产赢得时间。他全过程参与牙哈储气库初设审图、长周期技术规格书审查及30%三维模型审查,为后期建设贡献力量。2025年,他又投身部门QC、提质增效、创新创效及牙哈储气库项目建设,坚信以项目为练兵场,不断提升自我,立志成为一专多能的技术骨干。
马海龙在牙哈处理站检查天然气运行情况。
第四乐章:岩层之下繁花开
演奏者:勘探开发研究院风险勘探研究部塔北西部多目的层勘探研究项目副经理 王晓雪 38岁
2013年来到塔里木油田,在研究院11年的科研征程中,她始终坚守初心,勇挑重担。扎根台盆区,历经油气勘探的起起落落。既有发现塔中东部中古58白云岩潜山气藏的喜悦,也有面对寒武系盐下勘探难题的疲惫与困惑。面对“超深层万米科学探索目标”,她与项目组成员连续一个月在北京加班至深夜,最终顺利通过股份公司审查,这份自豪与开心,是对她不懈努力的最好回报。
2024年,王晓雪转战库车南斜坡项目,面对新挑战,她从基础研究做起,细致统计数据、编制图件,逐步解剖地质特征。她深知,基础研究是勘探的基石,必须踏实稳干。
作为女性科研工作者,王晓雪在平衡家庭与工作上付出了更多努力。她每天仔细检查孩子学习情况后,再回到办公室加班完成研究任务。孩子的成长与进步,成为她科研道路上的强劲后驱力。
今年五一,王晓雪放弃陪伴两个年幼的孩子,投身圈闭会战。她正通过已钻井分析,深入研究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和吉迪克组沉积储层,为圈闭落实和井位部署提供科学依据。王晓雪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石油科研人的坚守与担当,为油田高质量发展贡献着智慧和力量。
王晓雪针对温宿凸起周缘新近系吉迪克组和古生界潜山圈闭,正在通过已钻井分析,开展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和吉迪克组沉积储层研究。
第五乐章:原油栈桥梦未尽
演奏者:新疆浩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牙哈项目部经理 熊川疆 37岁
在塔里木大地,牙哈装车站这座全国最大原油栈桥上,熊川疆以十八载青春书写奋斗华章。
2008年2月,他踏入牙哈装车站,从此与原油栈桥结下不解之缘。彼时,装车工作艰苦异常,栈桥上油气弥漫,冬寒夏热,但他毫无惧色。每日跟随师傅穿梭于栈桥与油罐车间,认真学习检车标准、装车流程与操作规范,仔细查看设备运行状态。凭借不服输的劲头和高度专注,他迅速掌握装车技能,从手忙脚乱到独立高效完成任务。
随着经验积累,熊川疆不满足于现状,主动钻研技术问题。他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工程知识,从图纸入手了解栈桥结构与油气输送原理,遇到难题便向技术骨干请教。不懈努力下,他晋升为工程师,成为站内技术难题攻坚的中坚力量。期间,他参与栈桥鹤管自动对位系统技术改造、降低液化气汽槽车充装后放空量等多项创新项目,为提高装车效率、推动绿色低碳装车贡献智慧。
如今,身为项目部经理的熊川疆,望着满载油气的车辆驶向全国各地,心中满是感慨与自豪。他装出的油气,带着梦想奔赴大江南北,为国家的能源事业添砖加瓦。熊川疆,这位原油栈桥上的逐梦工匠,正以坚韧与执着,在能源事业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熊川疆在液化气装车现场检查鹤管连接情况。
(陈士兵 张思敏 王莹莹 吕君梅 汤欣凯 兰天智 李玉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