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四川-中国改革报看四川,四川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从深山菌棚到富民金钥

2025-04-24 17:37:59 来源:本网专稿 

本网讯 “徐书记,今年我家羊肚菌收成特别好,卖了4000多块钱!”一大早,广元市苍溪县文昌镇鸳鸯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徐鹏就收到了脱贫户董育林的报喜短信。曾经戴着建档立卡贫困户“帽子”的老董,如今在村集体带动下发展羊肚菌种植,家庭年收入连续三年稳定增长超15%,成为当地产业扶贫的鲜活注脚。

图为羊肚菌丰收朱茜摄

鸳鸯村属于典型的山区村落,过去村民守着猕猴桃、翠冠梨过日子,赚的钱刚够温饱。自从市投发集团帮扶队进村,带着大伙儿一起干,现在的鸳鸯村不仅猕猴桃、翠冠梨产业持续壮大增效,羊肚菌特色产业也发展得风生水起,形成多元产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

“我们可不是光说不练。”徐鹏掰着手指头算账:工作队进驻后,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100多万建起了羊肚菌大棚,由工作队负责技术管理,村干部进行基地管护。这几年羊肚菌连年丰产,根本不愁销售,常常未出菇就被预订一空。

更让村民高兴的是,村里回引企业家周海平与村级合作社共同出资250万元组建广元昌圣实业有限公司,为村里闲置劳动力提供了50余个就业岗位,人均月收入稳定增加3000元,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增收。

为了让菌菇种得更好,工作队到处取经。成都、巴中跑了个遍,还请来省里、市里的专家手把手教技术。“2023年我到鸳鸯村的时候,羊肚菌已经有一定的基础,我们就想着怎么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让产品更值钱。”徐鹏介绍,如今村里建起了加工车间,打造产、供、销一体化产业链,由驻村工作队负责把控质量、协助销售。

工作队两年时间走遍全村700多户,谁家水管漏了、谁家猕猴桃需要技术指导了,大事小事解决了160多件。现在,村里搞起了“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新模式,去年村集体收入6万多,先后荣获市级“乡村振兴分类考评成绩突出村”、县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等多项荣誉。(郑小晗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 高寒)


[责任编辑:何子蕊]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