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四川-中国改革报看四川,四川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为“地球日”献礼 成都新都解锁N种文明新姿势

2025-04-24 10:27:16 来源:本网专稿 

本网讯 四月的香城春风和煦,环城绿道蜿蜒如碧色丝带。在第56个世界地球日,成都市新都区以一场多维度、沉浸式的文明实践行动,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市肌理。4月22日,由新都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区委社工部联合主办的“文明骑行绿韵环城”环城绿道世界地球日文明实践暨“香愿有你”绿道志愿服务活动,在环城绿道新都段拉开帷幕。

“我承诺做香城文明的传播者,在骑行中做到遵规守矩,带动他人共同参与。”启动仪式上,骑手代表宣读了《文明骑行倡议书》,承诺“不超速抢道、不随意停靠”,将骑行礼仪化作流动的城市名片;文明实践志愿者还宣读了《世界地球日环保倡议书》,绿道志愿服务驿站发布了《绿道志愿者招募令》,交警志愿者就文明交通、安全交通参与注意事项向市民进行了温馨提示,主会场内科普互动区、实践工坊区、文明倡议区三个区域吸引着众多市民前来打卡体验。现场热烈的氛围将文明骑行、关爱地球、爱护环境和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烙印深深打进每一名参与活动的市民。

随着一声发令枪响,50余名文明骑行志愿者开启了20公里“清风绿骑”的征程。骑手们身批“绿道骑行文明同行”“文明骑士我当先”“文明骑行我先行”等文明标语,掠过清风和田野,俨然成为环城绿道上一个个流动的音符和一首献给春天的歌。

活动创新设置了“清风绿骑·文明印记”任务,即参与者在沿途打卡点收集环保印章,收集2枚环保印章就算完成任务,并可在旭辉分会场兑换镌刻“绿韵守护者”字样的金属奖牌。

当骑行队伍风驰电掣时,另一群“慢行者”正以另一种姿态诠释守护——十余名身穿红马甲的文明实践志愿者手持可降解垃圾袋,躬身搜寻绿道缝隙中的烟头、纸屑。“弯腰的姿势或许不美,但捡起的是整座城市的体面。”

科普互动区内,孩子们正通过志愿者的生动描述了解垃圾分解过程,惊呼声中,一组数据震撼人心:“一个塑料瓶需要450年降解”;实践工坊区内,用竹子编制的工艺品引得市民驻足询价;文明倡议区的“我与地球签个约”签名墙,被市民按满绿手印,宛如一片生机勃勃的树叶。在“文明银行”积分兑换区,带着孩子参与垃圾分类游戏的刘先生,用文明积分换到了嵌有种子的书签。

这场“绿道净行”行动背后,是新都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长效机制和长期坚持。作为全国第二批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试点区,新都区着力建强新时代文明中心、所、站三级阵地体系,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引领,突出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明洗礼、文化熏陶,充分实践中心发挥调度、培训、孵化、展示、宣教五大功能,2023年以来,在全域范围内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4万余场,惠及群众近百万人次,有力发挥了“凝聚群众、引领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作用,新都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被评为省级示范中心。

随着以“e路川行·文明有我”2024年四川省网络文明主题现场会在中心召开为标志,新都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踏上3.0征程,2025年新都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将着力推进文明实践中心、融媒体中心、网信中心三中心功能融合发展,实现线上线下一体联动,通过深入推进“香城前哨”“新声宣讲”“新都新干线”“文韵新都·幸福香城”“云端达人宣传寻访”等品牌项目的落地落实,实现阵地效能提升、品牌项目提质、融合平台提能。


[责任编辑:何子蕊]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