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人大推动产业发展新实践
成渝之心,资阳安岳。这里,一股蓬勃的发展活力正随着鞋服企业的繁忙生产而涌动,近2万名安岳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在柠檬飘香的沃土上,编织着自己的幸福生活。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鞋服产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吸纳大量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促进群众持续增收。安岳县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各级代表作用,在推进鞋服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积极展现人大作为、贡献代表力量。
服务:永不止步
走进安岳安鑫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拉帮、入楦、刷胶、贴底……针车生产线和成型生产线上,1300余名制鞋工人忙个不停,井然有序,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
三年前,该公司经过多方考察,最终选择安岳作为投资建厂的基地。市人大代表、安岳工业园服务中心原副主任谭文参与了项目招商谈判、落地建设、生产经营全过程,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不到两年时间,公司完成从买地到开工建设,再到全面投产,并实现当年投产、当年盈利。
“这就是‘安岳速度’,现在,安岳安鑫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平均每天生产各类运动(休闲)鞋1万多双,年产达600万双。”说到鞋服企业,谭文侃侃而谈,眉宇间写满自豪。
作为工业领域的人大代表,履职4年来,他的脚步遍布安岳各个鞋服企业,耐心细致宣传各项政策,走访收集企业诉求问题,用代表建议为企业发展发声。今年市人代会上,谭文领衔提出的《关于推动鞋服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得到重视。市政府研究出台了《资阳市促进鞋服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用“真金白银”支持安岳鞋服产业发展,推动安岳加快形成“龙头带动、大小共生、配套齐全”的运动休闲制造业生态圈。
“安踏集团是安岳安鑫重要的合作伙伴,有句广告语叫‘永不止步’,我们人大代表服务企业也会永不止步。”谭文说。
难题:专业解决
“最近企业经营有什么困难?”“新的一年,订单量怎么样?”“政府服务企业还有些什么差距?”县人大代表、财经小组副组长黄荣走进安岳经开区一家鞋厂车间,向企业经营者了解生产经营情况。
去年以来,安岳县人大常委会将代表按照行业类别分为财经小组、农业农村小组等4个专业小组开展活动,充分发挥专业代表的专业优势。作为财经小组副组长,黄荣经常组织小组代表深入企业走访调研,为企业提供专业建议。
今年初,在走访了解到部分外贸鞋服企业退税较慢的问题后,财经小组迅速到税务等部门开展座谈了解情况,并及时向县人大常委会汇报,谋划了“提升外向型经济服务保障能力,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专题调研,并将其作为常委会年度重点调研课题。
“就是想通过调研了解企业外贸方面的具体问题、政府部门办理出口退税的难点堵点,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督促政府解决企业诉求。前期我们组织了商务、税务等部门到重庆、成都、绵阳等地学习,一些好的经验已经运用到外贸企业服务当中,出口退税等业务办理效率明显提升。”黄荣说。
发展:共同发力
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人是制约产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招工难”是全县各级人大代表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中,走访鞋服企业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
企业有困难,人大来帮忙。在县人大常委会的号召和组织下,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参与,“助就业促发展”行动火热展开。线上,代表们利用微信群、朋友圈宣传用工企业概况、岗位需求、应聘要求等情况;线下,采取在代表家站接待群众、开展入户走访等多种方式,将用工需求“送”进村民家中。
开学季,安岳县兴隆镇中小学门口,县、镇人大代表邓林早早就组织辖区鞋服企业和卫星工厂“摆起了摊”,并化身“讲解员”,和企业负责人一同发放宣传资料,对求职者关心的问题进行详细介绍,引导求职者现场报名,开展面谈等。
“我们兴隆镇有7000多名学生,许多‘陪读’的家长有就业需求,今天‘摆摊’效果很好,20余名群众表达了后续就业意向,将有效缓解我们镇鞋服工厂招工难、群众就业难的问题。”邓林说道。
据悉,2024年,安岳县运动休闲鞋服产量已达到4200万双(套),聚集产业链企业113家。2025年,产量预计突破5000万双(套),解决就业2万余人,就业托举的民生更加坚实。
安岳县人大常委会将持续发挥人大代表扎根群众、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全力服务产业、服务企业、服务群众,以产聚人、以人兴城,推动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让“一双鞋”铺就群众“致富路”“幸福路”。(杨中全 孟波 潘政吉 安岳人大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