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讯(黄振国)4月10日,在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上,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与贵州丝域环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丝域环能)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功能导电金刚石薄膜技术在自然水体生态修复领域的创新应用,为我国重点流域治理提供全新解决方案。中国环保协会副会长李蕾、贵州环保协会会长边金顺见证签约。
签约现场
此次合作标志着是“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典范,双方将围绕“自然原位电化学技术”展开联合攻关。贵州丝域环能科技凭借其自主研发的BDD电极材料及电催化氧化设备,结合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在环境地球化学领域的深厚研究积淀,致力于破解高原湖泊富营养化、工业废水毒性控制等治理难题。
签约成功
贵州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会长边金顺在致辞中表示:“半导体级金刚石薄膜的应用,为长江、珠江等重点流域的生态修复提供了创新技术路径。此次合作将加速环保科技的标准化与规模化推广,打造可复制的‘中国方案’。”
中国环保协会副会长李蕾听取丝域环能负责人刘丽关于技术和产品介绍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王敬富研究员指出:"BDD技术突破了传统工艺对污染物浓度、水质波动敏感的限制,其电子转移效率是常规材料的6-8倍,特别适合复杂水体的深度治理。"
中科院地化所研究员王敬富、丝域环能邓华博士向李蕾介绍技术和产品应用
贵州丝域环能科技(GEEC)创新研发的功能导电金刚石薄膜(BDD)电极技术,以"高效、精准、长效"三大核心优势,重新定义水处理行业标准:
1、原子级氧化效能
通过纳米级金刚石晶格产生的羟基自由基(·OH)氧化电位达2.8V,较传统电极(如钛基涂层1.5V)提升87%,实现污染物分子键级断链。
2、全生命周期成本优势
无药剂消耗、设备集成度高、占地面积小、处理效率高,工业废水处理TCO(总拥有成本)下降显著。
3、极端环境适应性
在高盐、pH1-14条件下运行性能无衰减。
展会期间,丝域环能展出设备受到行业用户高度关注
贵州丝域环能科技有限公司(GEEC)是一家以功能金刚石薄膜(BDD)为核心技术的高科技企业,专注于半导体级金刚石材料的研发、生产及规模化应用。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VD气相沉积设备,实现从材料制备到终端产品的全产业链覆盖,技术对标美国阿克汉金刚石半导体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BDD材料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2024年亮相澳门国际环保展获国际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