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码入企、扫码评价”“特种设备现场安全监督检查、食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检查,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安全检查……”4月8日下午2点,简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简阳市公安局按照事前约定的时间,来到位于简阳市经开区的四川华冠食品有限公司,开展执法例行检查,同时会同简阳经开区管委会“三部门”联合开展访企活动。其精准服务、集成服务、增值服务,赢得了企业的掌声和好评。
“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减少迎检次数,提升行政服务质效。”最近一段时间,成都简阳市正经历一场意义非凡的改革。“拼单式”涉企检查改革如春风化雨,吹进企业的发展脉络,让政府服务效能与企业发展活力同频共振,焕发出勃勃生机。
据了解,“涉企检查拼单系统”正式上线运行以来,成效显著。该系统成功整合38个部门的1355条检查计划,经智能拼单后生成792条任务,直接使企业迎检次数降低42%,极大减轻了企业迎检负担。同时,成功兑付惠企政策资金992.8万元,解决企业诉求438条,办结率高达99.5%。这些数据是简阳市创新涉企服务的生动实践。随着此项改革的不断深入,必将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提供有力支撑。
深化改革,打出优化服务企业系列“组合拳”
“以前各部门检查时间不统一,我们得反复准备材料、接待,现在一次就能解决多个问题,省时又省力。”日前,简阳市四川华冠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钟杰对“拼单”检查改革带来的便利赞不绝口。过去,企业常因各部门分散检查而耗费大量精力,如今改革带来的变化让企业切实感受到政府服务的贴心与高效。
“为充分激发市场活力,今年以来,成都市大力推行一系列富有前瞻性的改革举措,‘一码检查’便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助力企业‘轻装上阵’,有力提升了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简阳市有关负责人表示,简阳市涉企检查部门众多,涵盖“22个镇街+35个(市级)部门”,如何精准掌握57个涉企执法单位的工作清单,整合检查任务,减少对企业滋扰,成为推动协同高效服务的关键。
简阳市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搭建“涉企检查拼单系统”,构建起“问题收集—智能分派—协同处置—跟踪问效—结果反馈”的全链条闭环管理体系。简阳市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我们通过“涉企检查拼单系统”与“一码检查”协同运作,确保检查规范透明,同时收集企业诉求,精准解决问题。”这一创新打破部门信息壁垒,实现检查资源优化配置与流程标准化、透明化。
为实现多部门涉企检查有机融合,简阳市建立严谨规范的工作流程:每月1—25日,各部门(单位)、镇(街道)登录系统填报下月检查计划;26日,系统依据计划自动拼单组团并发起投票协调时间;28日生成下月检查任务。次月,各部门按任务开展检查,从检查人员亮码入企、企业扫码评价、上传检查报告,形成完整闭环,确保检查工作规范、公正、有效。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涉企检查类别繁杂、企业重复提交材料等问题,依托简阳市智慧蓉城运行管理平台,打造“涉企检查拼单系统”,实现信息实时共享与交互。各部门在任务匹配环节可便捷操作,有效整合检查事项和企业信息,避免信息孤岛和重复劳动,大幅提高工作效率。
为统筹“涉企检查”改革,简阳市专项工作组探索“涉企检查拼单系统”与“一码检查”衔接运行,促进深度融合。同时建立分级分类包联、问题收集报告、转交分派督办、定期协调调度、共性问题整治等机制,加强企业诉求办理跟踪问效,实施“一企一策”精准服务,累计解决四川省南光真空设备有限公司、简阳川空铸造有限公司等企业的438条诉求,办结率达99.5%,切实提升企业满意度。
搭建平台,实现“政企联动”集成服务新突破
2025年1月,检查中发现某食品生产企业添加剂记录缺失后,相关部门向全市61家同类企业发送整改指南,同类问题复发率下降92%;3月,某连锁药店因阴凉柜温控不达标被检查后,简阳市市场监管局向全市438家药店发出提醒并下发《药品存储温控操作指南》,推动行业标准化整改,同类问题发生率下降88%。“2025年以来,简阳市市场监管局依托‘一码检查’和‘涉企检查拼单系统’,以‘监管+服务’双轮驱动,推动行政检查从‘单一执法’向‘全过程服务’转型,实现‘查一家、改一类、防一片’。”简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人表示。
为减少企业干扰,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解多类难”,简阳市探索“涉企检查拼单系统”与“一码检查”协同运行,完善企业数据库,提升服务精准度。通过分析“一码检查”企业数据库,按规上工业企业、资质以上建筑业、限上批发零售业等7大行业梳理、动态更新345家重点企业信息,建立“涉企检查拼单系统”企业数据库,为检查和服务提供数据支撑。
数据显示,通过系统融合实现联合检查,检查频次同比下降45%,企业迎检时间减少60%;累计发送风险提示1200次,覆盖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行业,同类企业自查自纠率从2024年一季度的45%提升至2025年一季度的82%;95%企业认为“检查过程透明化,服务属性增强”,89%表示“预警提示帮助规避潜在违法风险”,企业满意度大幅提升。
如今,简阳市以“进企业、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为契机,依托“涉企检查拼单系统”与“一码检查”高效衔接,对多部门检查计划智能匹配拼单,整合分散计划,减少企业迎检次数,提升监管效率与企业体验。
增值赋能,促进“检查 +服务”协同发展新提升
“在拼单检查中,既能及时发现问题、落实整改,又能解决企业困难和诉求,为我们做大做强提供了保障。”简阳市四川兴至简机械有限公司生产负责人韩城德对简阳市创新执法行动深表认可。
为增强市场主体获得感,简阳市组织市场监管、经信、应急等涉企部门“组团”入企,采用“检查+服务”双轨模式,打造供需对接平台。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方面,依托系统融合机制,宣传132项增量政策及各级惠企政策,针对企业扩订单、增产能、找资金、兑政策、上规限等重点需求,采用“清单式”分类解读,“面对面”讲解申报流程、审核程序,帮助54家企业兑付市本级惠企政策资金992.8万元,助力企业发展。
同时,简阳市将检查现场转化为诉求响应阵地,围绕“进解优促”主线,发动企业“提需”、专班“开方”、部门“抓药”,现场解决简单问题,定制复杂诉求解决方案,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解多类难”,赢得企业广泛赞誉。
这场“拼单式”改革如点点繁星,照亮企业发展道路。下一步,简阳市将扩大企业数据库覆盖面,深化“检查+服务”模式,打造涉企服务“简阳样板”,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贡献“简阳力量”。(中国改革报、改革网 唐元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