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在成渝相向发展的黄金轴线上,简阳正围绕“持之以恒强基础、扬优势、提能级,全力以赴推动高质量发展,争做县市新城加快发展的‘排头兵’,努力在成都‘经济大市挑大梁’中展现更大作为”的要求,围绕“工业强基础、临空扬优势、园区提能级、城乡促融合”四大路径,以重点领域超常规突破,带动全域能级跨越式跃升。
扬优势,关键在怎么扬。简阳正通过“识长—锻长—聚长”的链式思维将地理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识长:在战略坐标中锚定“空港基因”
简阳作为天府国际机场所在地和建设“国际空港门户枢纽城市”使命承载地,聚焦临空“扬优势”既是顺应国家战略的必然选择,也是激活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紧扣刘武君教授“发展临空产业,机场是‘核心’即‘动力源’”论断,简阳在临空经济产业园构建了以航空枢纽经济为核心,临空商务商贸、平台经济产业为支柱的“1+2”临空产业体系,形成“四区两港”空间格局。随着首衡集配西南总部、东航简阳项目、空铁枢纽站城一体、航润航空资产循环利用项目等相继落子,推动园区形成“通道带物流、物流促贸易、贸易聚产业”的良性循环,将机场“流量”转化为产业“留量”。
2024年,简阳临空经济产业园共有3143户企业,其中规上企业87户,实现营收732.77亿元,同比增长8.85%,实现税收15亿元。规上企业全年实现营收603.26亿元,同比增长7.91%。
简阳市临空经济产业园将继续以产业引聚扬优势,统筹推进园区“四区两港”建设,加快打造航空枢纽经济、临空商务商贸产业集群,创建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
锻长:链式突破,让长板成为破局利刃
锻长之道,在于将静态资源转化为动态竞争力。简阳围绕深化“成都走向世界的起点、世界走进成都的首站”的城市印象,织密“1空7高14轨22快”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成渝中线高铁等项目的规划建设、轨道交通18号线四期加速推进,当航空、高铁、地铁实现“零距离换乘”,简阳融入成渝“1小时通勤圈”。
如果说交通是城市的筋骨,那么智算中心就是发展的大脑,作为成渝国家枢纽节点三大起步区之一,简阳已建成天府云、立昂云等智算中心,6300P算力占成都50%、成渝30%,年底将达11000P,支撑千亿参数级AI大模型训练。近年来,简阳依托算力与产业基础,借助DeepSeek等大模型的技术红利,大力发展AI数据标注、信创以及AI+等相关产业,推动政务公共服务AI化,打造一批智慧农业、智慧交通、智慧招商等“AI+”的应用场景,一个“算力牵引—数据驱动—场景反哺”的价值闭环正在形成,致力于成为成渝地区重要的智算产业集聚地。
在“拼经济”的热潮中,干部队伍的士气、招商尖兵的足迹、企业服务专员的身影……共同构成“把区位优势变成发展胜势”的战术创新。2024年,简阳新增市场主体突破1.2万户,企业满意度达98%的背后,是从“政策招商”到“服务留商”的质变,让企业“引得进、长得大”。
聚长:全域跃升,奋力书写协同答卷
单个长板是优势,全域共振才是胜势。当简阳携手东航打造临空经济新地标、当唯品会(简阳)跨境电商基地首单启航、“简州晚橘”香飘东南亚、“简阳造”航天装备亮相全国商业航天发射场……简阳的“聚长”效应正在显现。连续四年上榜“赛迪全国百强县”榜单,2024年位势攀升至第80位。这背后是简阳对县域经济发展底层逻辑的深刻理解和生动实践。
如何聚焦临空“扬优势”,增强发展竞争力?简阳锚定临空“扬优势”,以“建强空港服务城市候机楼、打造高临空服务业新引擎、提质大物贸集群发展能级、持续拓展区域协同发展格局”四招破局,形成“枢纽聚流—产业固流—协同扩流”的乘数效应,将临空区位优势转化为流量经济、枢纽经济、数字经济的叠加优势,推动简阳从空港过境节点向临空经济价值高地跃升。
从“识长”破题到“锻长”立柱,再到“聚长”成势,简阳正以链式思维作高质量发展之问——当产业园区处处洋溢着蓬勃生机,当智算中心点亮“数字未来”,当城乡融合绘就共富图景,空港简阳以“奔跑者”姿态,向着“奋进全国百强千亿县建设成都市域副中心”的目标奋进。(胡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