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采茶季一到,我们就开始忙碌起来了。清明小长假期间,每天都有200多人来采茶吃农家饭,加上住宿、售卖农产品,这三天收入就有5万多元。”日前,绵阳市平武县豆叩羌族乡银岭村赵家山庄负责人告诉记者。据统计,清明小长假期间,豆叩40余家农家乐共接待游客1.9万余人,较去年大幅增长。
游客在茶园享受采茶的快乐
随着气温的逐渐回升,豆叩羌族乡满山的茶树纷纷吐出新芽,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采茶季。清明小长假期间,各地游客纷纷来到这里踏青采茶,体验采茶、制茶、品茶的田园诗意,感受羌族文化与茶文化的独特魅力。
“我们这里的绿茶品质很好,特别是做出来的手工茶更是深受顾客喜爱。”茶香村民宿经营者陆强说:“每年春夏季节都有不少游客来到这里,为的就是能亲自体验一下采茶、制茶乐趣,亲口品尝这里的手工茶。”
豆叩羌族乡不仅可以体验采茶,农家乐还专门搭建了供游客体验炒茶的铁锅和工具,“炒茶最关键的是杀青,火候一定要掌握好……”清明假期,农家乐工作人员现场讲解炒茶技巧。
“从采青到炒制,每一道工序都凝聚匠心,孩子也学到了自然的馈赠与劳动的智慧……”成都游客陈女士感叹,清明假期带家人到豆叩羌族乡体验采茶、炒茶,不仅能放松身心,还能让小孩亲近自然,了解茶文化。
据了解,豆叩羌族乡植被茂盛,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且远离工业污染,为茶叶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全乡茶叶种植面积达到3.43万亩。以茶为媒,以茶会友,该乡目前已经发展了40余家农家乐和民宿,每年采茶季,各地游客纷至沓来,体验采茶、制茶的乐趣,茶旅游已成为当地一张靓丽的名片,茶旅融合消费新热点持续升温。
孩子们体验炒茶的乐趣
豆叩羌族乡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该乡不仅是“贡茶之乡”,更承载着深厚的羌族文化底蕴。在茶香村,羌族姑娘以羌歌迎客,游客身着传统羌服参与篝火晚会,或在制茶工艺展厅领略非遗手工茶的制作技艺。当地以茶文化为纽带,打造集茶艺体验、羌文化展示、民宿度假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让游客在品茗间触摸到清静闲雅的禅意,在碉楼与羌红中感受民族文化的脉搏。目前,该乡以“茶”为媒,串联羌族文化、红色资源与自然景观,“农旅结合、以旅兴农”的产业格局初步形成。(胡宇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 蒋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