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四川-中国改革报看四川,四川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绵阳游仙区:“三轮”驱动 练就农业“社会化服务”真功夫

2025-04-03 11:07:44 来源: 

近日,记者在绵阳市游仙区金华村看到,伴随着一阵阵螺旋桨的嗡鸣声,8架满载农药的植保无人机沿着田地起飞,以精准航线对该村连片油菜田开展“飞防”作业,改变了过去单靠人工劳作的低效率。近年来,游仙区不断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通过“发展科技、培养人才、完善产业链”三轮驱动,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效能,推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不断为农业现代化积聚力量。

科技驱动强智能

李高是绣山村有名的种粮大户,近年来,他从村民手中陆续流转了600余亩的土地,随着土地的增多,“老把势”李高也觉得有些力不从心了。“前些年我也想要不要一些大型农机,但购买成本让我望而却步。”李高说:“后来,朋友给我介绍了一站式公司(绵阳市一站式农业有限公司),我与他们签订合作协议,由他们提供统一耕地和收割服务,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省心又省力。”  

据了解,绵阳市一站式农业有限公司通过农业机械纵深发展模式,已全面实现农业全程机械化耕、种、管、收、储一站式服务。

植保无人机待飞状态

为进一步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游仙区整合多方力量,鼓励农资经销商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向农业社会化服务供应商转型,着力提升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建设四川省首家一站式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配备无人机、栽种机、脱粒机等,统一服务农业生产全链条,生产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

人才驱动强技能

在魏城镇和阳村油菜病虫害防治现场,组装无人机、现场配药、起飞喷药,专业的操作员熟练地遥控植保无人机按照预先设定的航线,在油菜种植区上方来回穿梭,将雾化后的药物均匀铺洒开来,不到一小时,60余亩的油菜就全部完成施药工作。“现在正是油菜‘冬管’的关键时期,但像无人机这种先进设备,效率高,喷药又均匀,但对我们这些老农民来说,技术要求太高了,没有这些专业人员,真的就没法操作。”和阳村农户王刚说:“他们专业人员一天大概可以喷完500多亩,大大节省了人力和物力。”

农业专家查看油菜长势

近年来,魏城镇通过聘请资深农业专家,举办农技综合讲堂,支持开设农机驾驶培训学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农民技能,年均开展农技培训1000人次,培养了一批懂农、爱农、护农的专业人才队伍。

产业驱动强效能

尽管已经过了收获玉米的时节,但在四川达谷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粮油加工工厂内,工人们依旧忙得热火朝天。这得益于该企业引进了国内先进的顺混流连续干燥玉米烘干机,每小时烘干量为60吨,一塔烘干全程时长仅需5小时,加之具有容量为2万余吨的仓储仓库,为农户提供粮食代储服务,根据需要随时结算,解除了农户贮存和售粮价格波动的困扰。

达谷威公司大型烘干机

近年来,游仙区招大引强龙头企业,在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的同时,加快延伸产业服务链,建成川渝最大的粮油烘干基地,推进粮油产业收购、仓储、加工等服务,有效解决了规模化种植的后顾之忧。

游仙区农业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将进一步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大力发展丘陵地区农户急需的薄弱环节服务,解决农户种地难题,推动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为在小农户基础上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提供要素支撑。(饶林怡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 蒋良明)


[责任编辑:何子蕊]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