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四川-中国改革报看四川,四川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资阳雁江:聚焦素养创新教学,共探思政教育新篇

2025-03-29 20:20:01 来源:本网专稿 

本网讯 3月28日,由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精心组织的“聚焦核心素养·创新教学实践”——区级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研讨与能力提升活动在雁江区第一小学(东区)和资阳中学(东区)顺利举行。本次活动吸引了全区中小学分管教学副校长、学区教研员以及众多思政课专兼职教师积极参与,共同探索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新路径。

活动分小学和中学两个阶段进行。当日上午9:15,小学场在雁江一小(东区)准时开展,该校三年级语文教师康琪带来展示课《请到我的家乡来》。课堂上,康琪老师凭借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灵活的教学方法,通过深入介绍资阳的地理结构、历史名人、红色文化等方面引导学生们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赢得了现场观摩教师的一致好评。

“通过这节课我更了解我的家乡了,原来我的家乡有这么多历史名人,还有这么多好吃的、好玩的。”雁江一小(东区)三年级七班学生罗芸洁说。

雁江一小(东区)三年级语文教师康琪表示,“这个课程我准备了很久,之所以选择这个课题,是因为我希望同学们能通过我的课程,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从而产生更深刻的认同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今天的课程内容丰富,从资阳的美景美食到历史名人,让学生全面了解了资阳,培养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也让我深刻感受到教育不仅能传递知识,更能点燃学生热爱家乡、守护家乡的火种。”雁江一小(东区)语文教师于小艺表示,“我们将继续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开展多样的教学活动,从身边的人、事、物入手,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让学生成为行正品端的新时代好少年。”

下午3:10,中学场在资阳中学(东区)开展,雁江区第一中学政治学科教师曾露执教《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为八年级的学生们带来了一堂生动且富有深度的思政课,曾露老师巧妙结合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为国家利益隐姓埋名、默默工作,60多年来潜心技术攻关,为核潜艇研制和跨越式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生动事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国家利益的重要性,课堂互动积极,气氛活跃。

“我们应该心怀爱国之情并坚持祖国利益至上,当祖国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一定要以祖国利益为先。”资阳中学(东区)八年级五班学生吴郑桐聆听公开课后感触颇深。

“今天曾老师的课程非常精彩,从黄旭华老先生的先进事迹出发,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让现场的老师们和同学们无不被这种舍己为公、勇于担当的精神所震撼。未来我也将在自己的课堂上加入更多生动事例让爱国主义教育走深走实”。资阳中学(东区)政治教师李万霞说。

近年来,雁江区中小学思政课建设不断改进、发展和创新,教师观念与时俱进,核心素养培育与课程教学的内在联系更加紧密,育人实效不断提升。雁江区教育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雁江区中小学的思政课建设将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雁江融媒供图)


[责任编辑:何子蕊]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