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3月28日,春风拂过安岳县石桥街道滴水村和岳城街道洗墨池社的街头巷尾,安岳县社会工作部倾力打造的“倡导友爱互助共建和谐社会”——2025年社工周宣传主题活动正在这如火如荼地开展。一抹抹“安柠志愿红”穿梭在活动现场,那是社工与志愿者们的身影,他们正将希望与温暖播撒在现场的每一个角落。
清晨,健康讲座的现场早已座无虚席,“王大娘,您知道炒菜少放半勺盐,血压就能降下来吗?”社工小陈举着一瓶盐罐子,引得在场的老人们感叹连连。社工们用生动的案例,将“合理膳食”“心理平衡”这些看似遥远的词汇,化作贴近生活的点滴建议。“合理膳食、适量运动,这些道理以前总觉得是老生常谈,可今天听他们用案例一讲,我才明白原来细节里藏着健康。”余大爷笑着对身旁的老伴说道。
隔壁的空地上,两位志愿者相互配合,正在为现场百姓演示“海姆利克急救法”的使用场景与步骤。“大家只用记着剪刀、石头、布的口诀,剪刀是离肚脐眼两根指头,石头是……”在场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学得很认真,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围观的人群中,有人小声议论:“家里的小朋友最喜欢乱吃东西,这技能关键时刻能救命,学一点总没错。”
听力检测区,社工们手持专业设备,动作轻柔地为一位老人检测耳道。一位大爷检测后恍然大悟:“原来耳朵不好不全是年纪的错,是平时没注意保护啊!”一旁的志愿者则轻声叮嘱:“回家记得少用棉签掏耳朵,有需要随时找我们。现场不断传来前来检测听力百姓的赞扬声。这些细微之处,藏着安岳社工对“为民服务”最朴素的理解——将每一件小事,都做到群众心坎里。
而在另一侧,入户慰问的队伍轻轻叩响了一扇扇家门。在独居老人陈奶奶家中,。志愿者小李一边整理杂物,一边听陈奶奶念叨往事。而在陈奶奶对面的霍爷爷家,两位社工正捧起一本书,为他朗读着一段相爷故事,老人听着听着,眼眶微红:“以前总觉得社工离我们很远,现在才知道,你们就是我们的贴心人啊。”这些画面,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只有琐碎日常的相伴。安岳县社会工作部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证明:只有温情与担当,才能成为群众“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家人”。
夕阳西下,活动接近尾声。社工和志愿者们围坐在一起,分享着今天的所见所感。从健康讲座到急救培训,从听力检测到入户陪伴,每一项服务背后,都是安岳县社会工作部“为民初心”的坚守。
春风十里,不如安岳社工的温度。这场活动的开展,专业与温情交织,责任与友爱同行。安岳县社会工作部正以“社工+志愿”的力量,书写着资阳安岳的温暖叙事——他们不仅是百姓困难的解决者,更是希望的播种者,用担当守护着这片土地上每一份平凡的幸福。(易奎西 代丽君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 唐元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