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沱江水,千年资州府。3月27日,“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资中专场在成都举行。发布会上,资中县委书记唐荣就“加快建设成渝发展主轴绿色产业强县活力文化名城”有关情况进行了介绍。
资中位于四川南部,辖区面积1734平方公里,辖22个镇、369个村(社区),户籍人口120万人,是中国血橙之乡、中国黑猪之乡、中国鲶鱼之乡,享有“苌弘故里·状元之乡·古城资中”的美誉。
近年来,资中紧扣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聚焦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招商引资“三件大事”,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县域经济稳中有进、持续向好、整体提升,入选全省市域副中心培育名单。
产业发展增体量、提质量
资中大力推进工业倍增。出台支持工业高质量发展“1+10”政策体系,推动园区、企业、产业倍增。园区方面,资中经开区建成区面积5.72平方公里,建成标准厂房38万平方米,入选全省重点支持园区名单。企业方面,实施了“育苗壮干”行动,近三年新增规上企业61户、数量增加了一倍。产业方面,依托银山鸿展、中建材、共同管业等企业龙头优势,吸附落地川酒集团、鸿图超越等上下游企业25户,年产2.4万吨的露酒原酒产业园加快建设,新建的中建材耀华玻璃“总部+基地”项目当年实现产值6.35亿元,食品饮料、新型材料、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建链成势,2024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15.4%。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资中是全省农产品主产区,粮食产量连续三年居全省同类县区第五,在此基础上,我们依托三个“国字号”园区,着力把特色农业做大做强。我们实施了资中血橙产业高质量发展工程,年产量40万吨,占全国60%、全省80%,产品远销俄罗斯等7个国家和地区,全产业链产值达77亿元,“小血橙”变“大产业”的做法多次被央视报道。同时,我们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新培育的无土栽培生姜开创了全省生姜出口欧盟的先例。
大力培育服务业新业态。积极扩大消费,建成特色商圈4个,状元市集日均人流量达万人以上,温德姆酒店引领消费潮流,获评全省促进消费和服务业发展先进县。提质现代物流,开工建设公铁联运物流港,开行中欧、中老国际班列,外贸进出口总额达8.9亿元。做活文旅产业,实施南华宫修缮等重点文旅项目37个,鹿尔花园川南首店盛大开业,“山歌响起的地方”成为全国文旅新地标,资中成为了成渝地区古城游、周末游、亲子游热门目的地。
改革赋能增动力、添活力
资中以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争取到强县扩权赋能改革等国省试点15项,自主实施“激励乡镇抓经济”等6项改革,8项经验做法入选国省改革创新典型案例,其中“五好两宜”和美乡村入选中国改革2024年度县域改革案例名单。
以项目建设夯实发展支撑。创新开展重点发展任务突破攻坚行动,推动投资量、工程量、实物量“三量齐增”。2024年共储备项目421个、总投资731.25亿元,开工项目932个,完成省市重点项目投资121亿元,固投增速连续三年全市第一。
以招商引资积蓄发展动能。资中地处成渝腹心,区位条件好、承载能力强、成本要素低,我们充分发挥这些比较优势,积极开展链主招商、基金招商、驻外招商,去年成功签约落地项目58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4个,政商双周恳谈会助企纾困做法获《中国统一战线》刊载推广,开放的资中正成为企业的投资宝地、兴业福地。
改善民生有力度、有温度
全域提升城乡品质。资中以“美乡优城”为抓手,实施城市更新项目235个,20年来老城区首次实现整体更新,获全省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先进奖。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不一蹴而就、不搞花架子,分批次改善农村面貌,目前已改造户属设施4.09万户,整治院落720个,建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83个,乡村更具活力、更加美丽。
同时,加快完善基础设施。打通对外通道,2条高铁、3条铁路、4条高速贯穿全境,是全省少有的“双高铁”县城。优化县域路网,改造提升农村公路621公里,获评“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新(改)建水厂4座、供水管网387公里,惠及群众35万余人。
推动教育医疗资源均衡布局。组建了两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行“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就医模式,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三级医院的服务,次均住院费用降低619元。创新开展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建成8个校共体,实现教师互派、学生共育、资源共享,农村初中普高录取率提高1.5个百分点,“资中女足”体教融合模式得到国家体育总局的肯定。(中国改革报、改革网 王泽勇 何子蕊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