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时节,帕米尔高原的冰雪初融。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以下简称塔县)彩云人家民俗村内,国内外游客与村民欢庆“破冰引水•迎春播种”非遗民俗活动。“破冰引水•迎春播种”非遗民俗活动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塔县群众对丰收的祈愿,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
3月23日,“鹰舞春之韵·情醉帕米尔”系列活动启动,开幕式现场。
塔县地处帕米尔高原,因冬季河流封冻,春季需集体破冰引水灌溉,方能开耕播种。“破冰引水•迎春播种”非遗民俗活动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后,成为弘扬民族文化、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
“嘀嘀嘟嘟……”3月22日,随着清脆悦耳、莺声燕语的鹰笛响起,在彩云人家民俗村广场上,众多游客一起载歌载舞,共迎美好节日。
3月23日,“鹰舞春之韵·情醉帕米尔”系列活动启动。图为乡镇方队入场仪式。
活动在歌舞和民俗表演中开始,经过简单活动仪式,主持人宣布“破冰引水•迎春播种”非遗民俗活动开始。
在民俗村广场旁的水渠里,“水官”加米力·坎地克的下令,引水节正式开启。只见塔什库尔干乡瓦尔希迭村的男士们纷纷聚拢在水渠结冰处,奋力抡起铁镐破冰,冰花四溅,不一会,水由水渠涌向农田。冰层破裂的脆响与欢呼声交织,清澈的雪水汩汩流入干涸的农田。水官是传统农耕社会的核心角色,负责统筹全村水利分配,其权威性源自世代沿袭的生态智慧。
随着冰层破除,雪水奔涌,迎春播种仪式紧随其后。在村中长者带领下,村民们手捧青稞种子,沿水渠走向农田。来香港姚文孝接过村民递来的木制播种器,模仿传统姿势将种子撒入湿润的泥土中,他感慨道:“亲手触碰这片土地,仿佛能感受到千年农耕文明的脉动。”
3月23日,“鹰舞春之韵·情醉帕米尔”系列活动启动。图为鸟瞰活动现场。
民俗村旅游接待户沙提巴尔哈家中院子里,挤满了游客和村民,在主持人的引导下,每一个环节顺利开展。房顶上不少村民拿起水瓢、盆子等盛水的器具把水洒向远方的客人。“村民向客人洒水是塔吉克族‘以水为媒’的迎客传统,寓意洗去风尘、带来丰收祝福。”主持人说。
活动现场,非遗传承人与游客共同参与的民俗展演渐入高潮。塔吉克族青年吹奏的鹰笛声与手鼓节奏交织,男女老少围成圆圈,跳起象征丰收的“鹰舞”。来自上海的摄影爱好者王先生捕捉到一幕动人画面:身着刺绣长裙的塔吉克少女与游客携手共舞,阳光洒在她们佩戴的银饰上,折射出璀璨光芒。
3月23日,“鹰舞春之韵·情醉帕米尔”系列活动启动。图为歌舞表演现场。
“破冰引水•迎春播种”非遗民俗活动进一步激活非遗的现代生命力,推动动力塔县旅游高质量发展。据悉,2024年,塔县累计接待游客200.24万人次,同比增长47.07%;实现接待游客花费14.91亿元,同比增长51.10%。今年,塔县预计接待251.39万人次,同比增长25%;预计实现旅游收入17.485亿元,同比增长16.7%。
( 陈文军 侯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