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以下简称“塔县”)瓦尔希迭村的水渠旁已人头攒动,千年冰渠唤醒春的脉搏。塔什库尔干乡瓦尔希迭村村民手握铁镐将冰面砸开裂缝,冰花四溅中,汩汩雪水顺着沟渠涌向农田,这场延续千年的“破冰引水•迎春播种”非遗民俗活动仪式正式开启。
“破冰引水•迎春播种”非遗民俗活动是帕米尔高原春耕的号角,更是人与自然和解的智慧。帕米尔旅游景区管理委员会主任阿力甫•阿克木汗介绍,帕米尔高原群众在严酷的高原环境中总结出“春分破冰、引水润田”的生存法则,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我要两个福袋。”在瓦尔希迭村广场上,一场扫码赐福的活动吸引到了所有人。村民古丽先·古勒扎姆带着两个孩子抽中青稞和豌豆种子,预示着拿到了幸福的种子。“这是两个特别好的礼物,我特别喜欢。”古丽先·古勒扎姆说。
今年,瓦尔希迭村的活动尤为特殊:在“水官”帕合尔丁·马尔干的指挥下,村民与游客共同参与,马来西亚游客庄碧玉接过铁镐尝试凿冰时感慨:“每一镐都能感受到土地对水源的渴望”。
当冰水浸润农田后,瓦尔希迭村老人身着绣金纹饰的塔吉克传统服饰,将青稞种子撒向天空。村民们撩起衣襟争相接住种子,这些承载着祝福的颗粒将被带回自家土地播种。在农田里,村民加力里·图尔迪拜克牵动“二牛抬杠”木犁,铁铧翻起的泥土混合着融雪,形成一道道黝黑的波浪。村民加米力·坎地克说:“虽然早已用上拖拉机,但每年开犁仪式必须用传统木犁,这是祖辈留下的根脉。”
“这不仅是一场农耕庆典,更是一部活态传承的生态史诗——破冰是向自然致敬,播种则是与未来对话。”一位来自深圳的自媒体人在直播中感叹。
在沙提巴尔哈家中院子里,身着“库勒塔”帽的妇女在屋顶洒水祈福时,无人机正将画面传向全球。院子里,拥挤的人群中,许多游客身上都沾上祈福水。“我们都有福了。”游客们不约而同地说道。
来自香港吴丽娟女士是第二次参加“破冰引水•迎春播种”非遗民俗活动,在她的影响下,这次团队来了10多人。连日来他们深入老百姓家中,零距离感受群众的热情。在现场,他们每个人都谈向记者谈不同的感受。“这里的山好水好人更热情。”吴丽娟说道。
3月22日至28日是“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塔县水利局在活动的间隙开展了“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的宣传。
塔县文化馆负责人艾孜木·胡西迪力表示:“今年我们特别增设双语讲解志愿者,让游客既看到原生态仪式,又能理解背后的生态智慧。”
(陈文军)中国改革报李振峰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