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麦提尼亚孜哥,菌棒准备得咋样了?”
“差不多了,我现在忙,你进棚来看。”
阳春三月,乌什县依麻木镇亚贝希村村民图尔贡·热合曼来到麦麦提尼亚孜·图尔荪家的小拱棚参观。进到棚里,泥土的清香扑面而来,麦麦提尼亚孜正忙着为即将“入住”的菌棒建造“新家”。
分发木耳
乡村振兴要让农民有活干有钱赚。亚贝希村“两委”和县应急管理局驻村工作队通过市场调研、邀请县农业农村局技术员实地指导,发现本村光照充足,气温适宜,适合黑木耳生长,决定引导村民转变思想观念,种植产量高、市场效益好的黑木耳。
然而,村民的反映却给村“两委”和工作队泼了冷水。“之前没种过,我害怕种不好”“要是种出来了,卖不掉咋办”……为打消村民顾虑,村“两委”和工作队组织村干部、工作队员和党员志愿者成立宣讲队,挨家挨户进行宣传动员,为村民算“经济账”,首批30户村民开始试种。
村“两委”和工作队申请乡村振兴项目资金76万元,建成黑木耳种植拱棚30座,配建苗床、节水灌溉等设施,每棚能容纳菌棒2000个,产黑木耳1.2吨。
运装木耳
“我们邀请县农业农村局技术员到村,为种植户提供全周期技术指导,在黑木耳收获后,工作队发挥派出单位优势,与乌鲁木齐、库尔勒等地农贸市场建立合作关系,统一集中收购、销售,解决村民后顾之忧。”第一书记、工作队长程刚说。
2024年,种植黑木耳的村民户均收入4000元。“看到大家赚钱了,我也准备跟着种植黑木耳,增加收入。”村民阿布杜拉·沙迪克说。
乡村要振兴,环境是底色。村“两委”和工作队争取乡村振兴建设项目资金800余万元,实施卫生厕所、厨房改造、文化上墙、污水处理等项目,设置垃圾集中处理点8个、安装太阳能路灯280盏,翻修文化广场,对庭院围栏、房屋外立面等墙面进行装饰提升……一时间,村庄旧貌换新颜。
荣誉表彰.
“现在村里环境越来越好,每天吃完晚饭到河边散散步,去小广场跳跳舞,别提有多惬意了。”村民古丽米热·赛麦提说。
抬头是“画”,入目是“景”。今后,亚贝希村将因地制宜,探索发展更多富民产业,让乡亲们在家门口端牢“就业碗”,日子越过越红火。
(阿克苏地区驻村工作办公室李念利 丰家栋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