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四川-中国改革报看四川,四川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四川都江堰:奏响乡村焕新“交响曲”

2025-03-15 17:37:31 来源:本网专稿 

自四川省都江堰市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五清”行动以来,天马镇以“一社区一策”的创新实践,通过“环境整治+景观营造”“志愿引领+全民参与”双线并进,绘就出一幅生态宜居的乡村新画卷。

清淤添彩

重塑田园生态底色

“等到五月份,道路两旁的绣球就开花了,欢迎大家到时都来赏花哈。”3月13日,在天马镇金陵社区粮油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村民蒲小华正在栽种绣球花,谈起花开艳丽的盛景,她向记者发起邀约,“我们田边都长满了花,乡村美景吸引人,欢迎来乡间茶馆喝茶、来农家乐吃土菜。”

记者现场看到,园区内连片的几十亩油菜花正迎春绽放,新修的水泥路宽敞整洁,路旁新修建的沟渠清水潺潺。有村民在社区段驾青路沿线清理杂树、清掏沟渠,还有村民正在园区内道旁栽种绣球花。

“此次集中连片打造约2公里绣球花主题景观带。预计5月中旬将形成蓝紫粉渐变色花海。”社区党委副书记张卓一介绍,社区以清理河道、整治院落为基础,精选绣球花作为特色花卉,连片栽植于村道两侧与公共空间,形成错落有致的立体花境。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乡村颜值,更通过花卉经济带动农旅融合发展。

据了解,自“五清”行动开展以来,社区“清理+美化”齐头并进,截至目前,社区完成清洁道路12.5公里,整治沟渠8.5公里,清运垃圾20余吨。整治破旧广告牌及墙体广告4处,拆除违建1处,打造“听风长廊”“稻乡公社”等大地景观节点2处,初步形成“水清岸绿、渠清如许”的乡村生态廊道。同时,社区不断完善园区产业基础设施配套,成功招引冷链仓储中心、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入驻金陵。并打造成都非遗“文记糕点”工坊、金陵半盏茶文化体验馆,形成“非遗+田园”文旅融合场景。

清障焕新

多方参与点亮家园“绿”

机具来这边,把企业堆积的土壤给推一推,把这些建筑垃圾清运走填七条山道路坑凼”。“请大家把自家房前屋后清理干净,我们实行‘门前三包’积分制,将环境维护纳入文明家庭评选”……在天马镇圣寿社区,社区党委书记彭路春开着巡逻车,在社区各个角落巡查,督导“五清”行动落实。

昨夜一场雨,门前道路上又飘落了一些枯叶,一早,社区七组村民郑古群就带着孙女清扫门前道路,大门上悬挂的红灯笼和院内开得正艳的李花相映成景,郑古群笑着说,“早晚都要把房前屋后打扫一遍,干干净净住起也舒服”;另一边,村民王阿姨拖着斗车将房后散乱的红砖拖走整齐码放在墙根下,经过院墙处,她停下脚步,墙上张贴的圣寿社区文明乡风顺口溜她早已熟记于心,“爱天马爱圣寿,多情最美是乡愁;讲文明树新风,家园意识挂心中……”

村民的责任意识来源于“门前三包”责任书。据介绍,早在2022年7月,圣寿社区党委就和村民、商家签订了“门前三包”责任书,通过明确环境卫生责任,让商家和村民共同参与到环境维护中,形成了长效管理机制。

和美乡村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彭路春介绍,“五清”行动以来,社区还发挥党员、志愿者力量。党员们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主动认领责任区,带头参与环境整治;学生们利用假期时间,组成志愿者小队,参与垃圾分类宣传和实践。截至目前,社区参与“五清”工作共发动党员、群众、学生等450余人次,动用机械设备5台,清理沿路各类垃圾杂物近180吨;修剪行道树300余株,清理沟渠6条3000余米;整理院落2个,粉刷墙面近10000平米,安装路灯80余盏。

与此同时,为了激发群众参与“五清”工作内生动力,社区建立了积分奖励制度,对积极参与环境整治的家庭和个人给予积分奖励;开展了“美丽庭院”评选活动,鼓励居民打造具有特色的美丽庭院,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良好局面。

从机械清运到花田造景,从政府主导到全民参与,天马镇的实践印证着环境治理的深层逻辑:当“五清”行动与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频共振,一草一木皆成风景,一砖一瓦俱显温情。这场春日里的环境整治,正不断提升古堰乡村“颜值”。 


[责任编辑:何子蕊]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