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四川-中国改革报看四川,四川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四川苍溪:科研+教育 助推梨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03-10 15:35:35 来源:本网专稿 

本网讯 近年来,随着科研和教育的双轮驱动,广元市苍溪雪梨产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春天。如今,苍溪雪梨产业覆盖31个乡镇、种植农户8.5万户,种植面积16.5万亩,产量稳定在12.5万吨以上,综合产值28亿元。

正是梨树春季管理的最佳时节,在四川苍溪梨研究所劳技教育基地,部分梨树下套种了胡豆等作物,长势良好。3月3日上午,120余名苍溪中学学生来到这里开展了一堂趣味劳动教育课。同学们分散在果园的各个劳动区域,他们或戴着手套在田垄间除草,或在省农科院专家的指导下,手持喷药枪、施肥枪为梨树喷施肥料,专注地忙碌着……

“同学们,今天我们利用这个劳动技术课,讲一下这个苍溪雪梨的栽培历史。苍溪雪梨属于我们苍溪县的一个特有品种,也俗称施家梨……”在果园里一棵有着70年历史的老梨树旁,来自苍溪中学的老师为大家讲述了苍溪雪梨的历史文化,以及一代代苍中人探索种植雪梨的艰辛历程,吸引同学们驻足聆听。

“在学校劳动教育课中,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实际的劳动技能,培养了吃苦耐劳的品质和科研创新精神,也了解到我们苍溪有一千两百年的梨树种植历史,梨树在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坚韧和奉献,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作为青年一代,我要传承好梨文化和梨树精神,热爱劳动,不怕困难,努力成长。”苍溪中学高一八班学生张滟茹表示。

与此同时,在研究所实验基地里,一场关于雪梨木栓病防治的实验正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几位省农科院的专家正在一排雪梨树旁,调药、安装调试设备,一阵忙碌后,专家手持喷药枪,小心仔细地为梨树逐一喷洒施肥。据悉,此次实验的肥料配方和高压根际施肥技术是四川省农科院雪梨种植团队的最新成果,能够让植物根系吸收更多氧气,从而降低劳动成本,提升雪梨的产量和品质。

“苍溪雪梨是中国砂梨中一个重要的品种资源和栽培品种,是苍溪的一张特色名片,也是四川的一张名片,它不仅是梨的生产过程,也是梨文化的传承,目前木栓病是制约苍溪雪梨发展和销售的瓶颈,这次实验主要就是解决这个问题,让苍溪雪梨重新焕发它的光彩。”四川省农科院园艺所专家田云介绍。

苍溪雪梨种植历史长达1200多年,从单一的“施家梨”传统品种再到“5-51”“07-7-1”等7个全新品种;从房前屋后的庭院经济到发展成覆盖全县31个乡镇,种植面积达16.5万亩。苍溪雪梨不仅是一种水果、一个产业,更承载着古人农业文明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农耕文化底蕴。

四川苍溪梨研所所长、四川省苍溪中学劳动技术教育中心主任刘廷军表示,几十年来,苍溪中学劳动技术教育基地和四川苍溪梨研究所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挖掘了劳技教育基地的育人功能及其科技指导力量,设置10余个特色课程,进一步完善独具特色的科普内容体系。同时还建立了苍溪梨专家工作室,针对雪梨品种退化进行课题研究,并对研发的新品种梨大力推广和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助推苍溪梨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徐咏秋 张苗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 高寒)

 

[责任编辑:何子蕊]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