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四川-中国改革报看四川,四川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四川:用好“关键招” 书写“新”篇章

2025-03-07 17:49:09 来源:改革网 王进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评论员 王进

2025年四川两会召开之际,正值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五周年、西部陆海新通道向纵深推进的关键节点。从政府工作报告和代表委员热议议题看,四川正以改革开放为根本动力,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核心抓手,在产业升级、开放能级、科技创新、区域协同、民生福祉等领域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范式,为内陆省份破解“地理约束”与“转型阵痛”提供实践样本。

四川是经济大省、也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从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看到,2024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47万亿元、增长5.7%、继续保持全国第五位。在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而这一切都与其改革开放的力度以及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密不可分。

这一年,四川向改革要动力,扎实推进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改革部署落实,实施23项“系统集成改革”事项,细化落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点任务,国资国企、要素配置、营商环境、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改革扎实有效,一批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逐步破解。

这一年,四川向开放要活力,加快构筑向西向南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成都国际航空枢纽年旅客吞吐量增长16.6%,突破8700万人次、居全国第3位;货邮吞吐量增长33%,突破100万吨。中欧班列(成渝)累计开行量突破3.6万列。而这些都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活力。

但成绩并不是骄傲的理由,发展来不得半点的停歇和懈怠。正处于滚石上坡的四川,还有一些短板需要补齐,还有一些和弱项需要增强。“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正如省政府工作报告所讲,唯有放手一搏,跳起摸高,才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蓄势之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之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培育新质生产力”列为全年首要任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以上的目标,数字不大、责任重大,决心很大、压力不小。

千头万绪,唯有一鼓作气。2025年,对于四川来说至关重要。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机遇叠加,国家重大政策加力提效,独特的科教资源,厚实的产业基础,广阔的市场空间等一系列机遇叠加,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面临诸多挑战,但也有较好的支撑和许多有利条件。

用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这个“关键一招”,以制度创新破解“行政区经济”壁垒,践行国家“全国统一大市场”战略要求,构建跨区域创新共同体;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抓手,做实项目支撑扩大有效投资,稳住经济大盘;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实现量质齐升;以控制成本为核心,创新发展生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新时代的四川,正在下一盘大棋:瞄准实体经济主攻方向,让第一动力“打头阵”,扩通道强枢纽,稳外贸引外资,建平台提能级,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要下一盘好棋:突出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强化系统集成、协同联动,优化营商环境,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动力“稳”与“进”,稳中有进、以进促稳;“破”与“立”,先立后破、破立并举。新时代的四川,一定能走出一条“开放倒逼改革、改革激活创新、创新驱动跨越”的进阶之路。一定能够用改革的办法、开放的理念、创新的举措,绘就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

[责任编辑:]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