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四川-中国改革报看四川,四川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成都双流打造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标杆

2025-03-05 14:58:59 来源:本网专稿 

本网讯 日前,2024年“中银杯”四川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成绩公布,成都市双流区职业教育交出一份亮眼答卷:共斩获19项省级奖项,这也是双流以“融合创新”探索职教改革的成果展现。下面就一起来探寻这场“技能突围”背后的区域职教创新密码。

此次大赛,成都电子信息学校以2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领跑榜单,其中新型电力系统运行与维护赛项虽是学校王牌专业,但对中职学生而言,挑战巨大。程序操作员不仅要对三个软件编程,还需将其巧妙结合,实现对设备的精准控制。编程过程中,常出现花费四五个小时编写的程序仍无法成功运行的状况。参赛学生周铭浩坦言:“这个项目很多小细节稍不留意就会出错,得反复修改10多次,经过这样反复练习,最终才能取得好结果。”

程序调试无误后,制作并接装导线成为参赛团队面临的又一难关。学生刘耀声介绍:“像这样的线,整台机子要做400多根,难度很大。我们要记住每根线的位置和长度,以便快速接好。一旦出现问题,就得重新制作,非常耗时,掌握接线技术花了我们半年时间。”从最初模拟一次比赛需两三天,到最终仅用5 -6个小时就能高效完成,三位参赛学生在技能上实现了质的飞跃,在持续挑战中不断成长。指导老师董爱华透露:“这三个同学从高一开始,每天训练8个小时,备赛一年,才取得省赛一等奖的优异成绩。”

学校旅游专业学生参与的酒店服务赛项,需完成中餐宴会摆台和客房中式铺床比赛。其中,中餐宴会摆台不仅要在规定时间内将餐台上所有餐具摆放得规范美观,每个餐盘与桌沿的距离还必须精准到1.5公分。参赛学生李金珠表示:“最难的是要在目测情况下,精准摆放餐盘距离,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坚持不懈地训练,才能达到完美效果。”指导老师邓小兰说:“我们这个参赛团队训练了将近一年,把摆台流程从最初的20多分钟缩短到现在的14多分钟,在省赛中完美发挥,获得了一等奖。”

除了参赛师生的潜心钻研和刻苦训练,学校的大力支持也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近年来,成都电子信息学校致力于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在软硬件方面为学生提供全方位保障。校长冯春全介绍:“我们学校有9个实训基地,108名实训指导教师。每名学生入学后,我们都会制定专业成长计划,安排专业指导教师,让学生在三年时间里,从专业技能到拓展技能再到创新技能,都能实现成才目标,最终成为社会满意、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此次大赛,不仅成都电子信息学校成绩亮眼,成都市高级机械技工学校、双流建设职业技术学校也在航空服务、工程测量等赛项中多点突破,全面开花,这充分展现了双流职业教育“一校一特色”的宏大布局。展望未来,双流职业教育将开启“升维之战”,推进“三名工程”建设,提升职普融通办学成效,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区教科院中职语文、三产教研员肖辛晴表示:“在产教融合方面,我们将学校与双流区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在成都电子信息学校和双流建设职业技术学校,我们逐步新办综合高中,推进普职融通,拓宽学生就业成才渠道。同时,通过教育科研、教师培训、教育教学研究以及组织师生参加各类技能比赛,提升教师和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中职教育培养更多优秀的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等高技能人才。”

从技能赛场到产业战场,从工匠摇篮到创新策源,在双流,职业教育不是教育的“平行赛道”,而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这里正在发生的,是一场关于‘如何定义优秀’的教育革命——它让每个孩子的天赋都能找到绽放的舞台,更让一座城市的产业升级获得生生不息的技能支撑。

 

[责任编辑:何子蕊]

相关报道: